




1.用于水稻、茶树、玉米、小麦、棉花、豆类,每亩用量50~150公斤,江苏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在播种或移栽前将肥料均匀施于畦面,然后耙入土内,使肥、土融合后再播种或移栽。
2.用于果树,根据树冠大小而定,一般每棵用量为l~3公斤,可在早春沿树冠挖l2~l5厘米深的施肥沟,将肥料施入沟内后覆土。
3.用于蔬菜,一般做基肥、追肥、也可穴施、蘸根,施用量一般为每亩50~150公斤,底施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在各个生长期每亩追肥20~30公斤。
“菌肥”的6个认知误区
“菌肥”的6个认知误区:
误区1:靠见xiao速度评价产品好坏,底施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认为见xiao快的就是好菌剂或菌肥
肥料效果的发挥与微生物菌群繁殖速度、菌群数量关系紧密,菌群生长存在周期,这是与化学肥料和植物调节剂的大区别,也就出现了微生物肥料su效性不如后两者的现象。
见xiao慢并不意味着品种是无效果的,能在较短时间内看到作物长势明显改善的品种未必是好品种,其中也不乏一些添加了植物调节剂的品种。
误区2:种类混乱,分不清使用的是菌剂还是菌肥
农用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益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制成的活菌制剂;微生物菌肥包含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分别指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与营养物质和主要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
菌剂、菌肥大的区别在于产品中营养物质及有机物料的含量,使用中需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对路产品。
误区3:认为一种产品中菌的种类越多、jun种数量越大越好
复合菌剂的使用效果会受到不同jun种生长习性的影响,盲目的复合,极易造成jun种间的拮抗,阿维菌素型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影响效果发挥。产品使用后起作用的只有活菌,因此菌衡量的标准为“有效活菌数(CFU)”,有效活菌数量越大效果越好。
此外,菌的纯度也至关重要,当产品中霉菌杂菌数及杂菌率超标时也会影响应用。市场上少数不合格产品中含有致病菌,不仅修复不了土壤,还会导致病害发生。
我们知道,这些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及钙、磷、钾、氮等营养成分,是生产价廉质优的有机肥的主要原料。
千百年来农民采用各种传统的方法加工成有机肥。但是传统沤粪制肥存在肥效低、**微生物杀灭不彻底等现象。而用它来生产生物有机肥,是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以畜禽粪便为主,麸皮、花生壳粉、作物秸秆等为辅料作为载体,接入具有多种有机物分解功能的、由多种有益微生物菌株复合而成的发酵基jun种,用搅拌的方法将jun种和畜禽粪便充分搅匀,使微生物jun种接入到畜禽粪便中,再经过快速升温、发酵、腐熟、除臭等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后,制造出来的生物有机肥。它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大革命。被我国农业确定为“引进国际农业科学技术”,属农业 “948”项目,目前已在我国华北、华中等畜禽养殖大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