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的发展历史
钢化玻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有一位叫罗伯特的莱茵国王子,曾经做过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钢化玻璃报价,他把一滴熔融的玻璃液放在冰冷的水里,结果制成了一种极坚硬的玻璃。这种高强度的颗粒状玻璃就像水滴,钢化玻璃生产厂家,拖有长而弯曲的尾巴,称为“罗伯特王子小粒”。可是当小粒的尾巴受到弯曲而折断时,令人奇怪的是整个小粒因此突然剧烈崩溃,甚至成了细粉。上述作法,很像金属的淬火,而这是玻璃的淬火。这种淬火并没有使玻璃的成分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又叫它是物理淬火,因此钢化玻璃称为淬火玻璃。
玻璃钢化的一个专利于1874年由法国人获得,钢化方法是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后,立即投入一温度相对低的液体槽中,使表面应力提高。这种方法即是早期液体钢化方法。德国的Frederick Siemens于1875年获得一项专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Geovge E. Rogens于1876年将钢化方法应用于玻璃酒杯和灯柱。同年,新泽西州的HughO’heill获得了一项专利。
20世纪30年代,法国的圣戈班公司和美国的特立普勒克斯公司,以及英国的皮尔金顿公司都开始生产供给汽车作挡风用的大面积平板钢化玻璃。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也相继进行了钢化玻璃工业生产。从此世界开始了大规模生产钢化玻璃的时代。
1970年以后,钢化玻璃,英国的Triplex公司用液体介质钢化厚度为0.75~1.5mm的玻璃获得成功,结束了物理钢化不能钢化薄玻璃的历史,这是钢化玻璃技术的一个重大突*。
中国的钢化玻璃历史始于1955年,有上海耀华玻璃厂开始试制,1958年秦皇岛市钢化玻璃厂试产成功。1965年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开始生产钢化玻璃,20世纪70年代洛阳玻璃厂引进了比利时钢化设备。同期沈阳玻璃厂化学钢化玻璃投入生产。
20世纪70年代钢化玻璃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普及,钢化玻璃在汽车、建筑、航空、电子等领域开始使用,尤其在建筑和汽车方面发展快。





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比较
钢化玻璃之所以被称为安全玻璃,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室内隔断玻璃、采光顶棚、观光电梯通道、家具、玻璃护栏以及高楼层对外开的窗户上面,这是因为钢化玻璃在*碎后,其碎片并不会成为尖状的尖角,而会*成均匀的小颗粒,减小了有可能对**带来的伤害。
一般的普通玻璃在*碎后,产生的锋利的刀尖是很容易把小孩和撞击者割伤的,这就直接的对**有了伤害的作用。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碎后是不是尖利的物体,这个是区分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
钢化玻璃能耗测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钢化玻璃作为建材行业重要的原材料之一,近年来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目前,我国钢化玻璃行业表现为价格较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布点相对集中,同质化严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落后产能。钢化玻璃行业已成为高能耗行业,与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相违背。限制钢化玻璃行业无序发展,制定钢化玻璃能耗指标势在必行。对生产企业进行钢化玻璃能耗测试是提供基础能耗数据的有力措施,能否准确地测试钢化玻璃生产能耗数据至关重要。
钢化玻璃生产过程按工序分为切割、磨边、清洗、加热、冷却、搬运等,其中加热和冷却是钢化玻璃生产的两道工序,也是整个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能耗 的两道工序,所耗能源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5%以上。
钢化设备总功率一般超过800kW,为了避免使用过大规格的变压器和电缆,钢化设备一般会采用多组电缆供电,甚至采用多个变压器供电。钢化设备加热室被分成多个温控区,分别由不同的电缆进行加热,冷却室使用**于加热室的电缆进行供电。为了使测得的能耗数据更加准确,必须查看生产企业的供电设计图纸或由企业电工等相关人员配合,明确钢化设备加热和冷却工序供电的电缆线路,从而对各个电缆线路的能耗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
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厂家-南京松海玻璃(推荐商家)由南京松海玻璃有限公司提供。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厂家-南京松海玻璃(推荐商家)是南京松海玻璃有限公司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和信息仅供参考,如了解详情,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业务联系人: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