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可以监视其受腐蚀变化情况,测量电阻比可以消除温度对直流电阻测量的影响。
5.2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5.3试验方法
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金属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
5.4试验判断
与投运前的测量数据相比较不应有较大的变化。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导体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
6.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6.1交叉互联系统示意图
6.2交叉互联效果及构成
相比不交叉互联,金属护层流过的电流大大降低。
非接地端金属护层上蕞高鳡应电压为蕞长长度那一段电缆金属护层上鳡应的电压。
交叉互联必须断开金属护层,超高压电缆,断口间与对地均需绝缘良好,一般采用互联箱进行电缆金属护层的交叉互联。
接地端金属护层通过同轴电缆引入直接接地箱接地;非接地端金属护层通过同轴电缆引入交叉互联接地箱,箱内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限制可能出现的过电压。
保护接地箱
直接接地箱
交叉互联箱
6.3交叉互联性能检验
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
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超高压电缆参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环也能结合在一起进行试验。
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试验
以下两项均为交接试验项目,预防性试验选做其中一个。
伏安特性或参考电压,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设计要点
1)垫层下为杂填土或软弱地基时,应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稳定密实且平整。
(2)有地下水时应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保证无水作业。
(3)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小编提醒:新规程不低于C15)。
施工要点
(1)垫层下的地基应保持稳定、平整、干燥,严禁浸水。
(2)垫层混凝土应密实,上表面平整。
监理要点
(1)混凝土浇筑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坍落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2)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应满足规范要求。
(3)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方法一般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不宜过长,振捣完成后采用大杠刮平。
(4)混凝土不能有离析现象。
(5)如遇冬季施工应有抗冻措施和保温措施。
(6)检查垫层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高程(±10mm)、宽度(±10mm)、表面应平整(±5mm)。
垫层图
2.2砖砌电缆沟砌筑与抹面、压顶
工艺标准
(1) 砖的抗压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10。
(2) 砖应采用环保材料。
(3) 采用MU7.5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
(4) 抹面厚度一般控制在20~30mm。
(5)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宜采用商品混凝土。
(6) 混凝土浇筑后应平整表面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保证本体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7) 若处于严寒或寒冷地区,混凝土应满足相关抗冻要求。


设计要点
蛇形弧部位的弯曲半径应满足电缆的设计要求。
蛇形转换成直线敷设的过渡部位,超高压电缆电压等级,宜采取刚性固定。
施工要点
电缆进行蛇形敷设时, 必须按照设计规定的蛇形节距和幅度进行电缆固定。
波幅误差±10mm。
宜使用专用电缆敷设器具,并使用专用机具调整电缆的蛇形波幅,严禁用尖锐棱角铁器撬电缆。
电缆的夹具一般采用两半组合结构,并采用非导磁材料。
电缆抱箍固定电缆时,橡胶垫要与电缆贴紧,超高压电缆固定夹,露出抱箍两侧的橡胶垫基本相等,抱箍两侧螺栓应均匀受力,直至橡胶垫与抱箍紧密接触,固定牢固。
电缆抱箍或固定金具尽量和电缆垂直。
电缆和夹具间要加衬垫。沿桥梁敷设电缆固定时,应加弹性衬垫。
监理要点
对电缆的蛇形节距和幅度进行巡视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蛇形敷设后,巡视检查电缆无悬空或固定不稳。



超高压电缆-长能电力电缆价格-超高压电缆参数由中山长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中山长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外终端头,户内终端头,中间接头”等业务,公司拥有“CN”等品牌,专注于电力电缆等行业。欢迎来电垂询,联系人: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