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铜牛,是我国古代用拨蜡法锻造的经典作品。我国古代手工雕刻,是以写意画渐长,这只铜牛,却用了写实性的手法,它不但造型栩栩如生,并且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放置昆明湖东河岸边,十七孔桥桥底附近,如同回望惊顾,若有一定的闻。炯炯目光凝视着昆明湖的西北方向。它厉声呵斥,造型设计真实、体现了在我国那时候的锻造艺术水平,是在我国现有的古时候电镀铜牛,也是颐和园内一处关键的自然景观。 






七夕广场上有一座“世界一牛”铜雕,近日,有细心的游客致电记者称,其头部和尾部的两块简介牌上,所写铜牛的体宽、身高均不相同,实在让人不解。
日前,家住十堰城区的余先生,驾车携带家人游览郧西县七夕广场。当一家人来到横卧在广场上的“世界一牛”铜雕旁时,却发现两块简介牌上的数据有所差别——铜牛头部的简介牌上介绍,该铜牛“体
宽5.6米,高2.38米”,而铜牛尾部的简介牌上,标注为铜牛“宽5.9米,高2.7米”。
前日,记者赶到前往该县七夕广场发现,余先生所反映的情况属实。据了解,在七夕文化的传说中,牛是牛郎织女得以相知相识,并成为佳偶的重要媒介。为塑造勤劳坚韧、无私奉献的“神牛”形象,该县耗资百余万元,塑造了这座重达12吨的卧牛铜雕,并于2010年8月安置在七夕广场上。该雕塑用纯铜铸成,是世界大的卧式铜牛,为该县具标志性的雕塑之一。



广场开拓牛雕塑用于催旺官运,事业运可放在办公室,置于书架上,或是摆在书桌的正中位置。铜牛如是用于招财,可摆放在房间进门处,对门对窗好。铜牛如用于镇宅化煞之用,可补救家居缺陷,补救房屋缺角凸角。牛,寓意“牛气、福气”,牛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是吉祥的兽类,在古代神话故事中它曾担当神的坐骑。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牛的评价也很高,牛不辞辛劳,是勤奋的灵兽,所以被称为了旺事业的吉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