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尽量将景观圆形铜鼎放在干燥、没有灰尘和空气污染的地方。如果铜鼎上面有尘埃,要用柔软干净的棉布片擦干净,注意要小心一点,棉布片擦不到的地方要用柔软的毛刷刷去。要避免铜鼎没有必要的磕碰,注意平时的维护。把铜鼎和油类、酸类等容易产生氧化的化学物品隔开。在搬动景观圆形铜鼎的时要戴上棉丝手套,以免被**的汗液腐蚀,不能用手直接触碰。





夏、商、周三代承替延续千年之久,创造了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景观圆形铜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一般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之分,被称之为“国之重器”,是**的象征。据有关文献记载,氏族社会晚期,中原大地洪水滔天,华夏诸族共推大禹治理水患。大禹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因势利导,凿阙开河,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降服水患,实现了河晏水清,天下太平。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早的景观圆形铜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景观圆形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