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着灰白的衣服,头上用布包着,还有着长长的白胡子,手里捧着一本竹笠书,彬彬有礼。他双眼炯炯有神,紧合着嘴巴,严肃的看着前方,好象观察着大家的言行。在他背后是一座用青石雕成的山,山后面写着:孔子(公园前551年—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派创始人……
雕像的地基是黑色的,周围有四个台阶,每个台阶有四个梯子,意思是让他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涌来。周围还有四个扇形的花坛,里面种有红颜色的红叶小檗,还有绿色的小草。
在雕像周围,还安装有夜灯,它的用途就是在夜间照明,把孔子像照的明明亮亮,让人们在晚上也能清楚的看见他。
把孔子雕像建筑在校门的正前方,也正是为了让大家一进校门就以看见他,让同学们向他学习。
多么伟大的孔子啊!





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每个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样貌。中国人传播普及的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于孔子长的什么样,对树立孔子的形象已无关紧要,孔子已经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他的形象。
谈到人物雕塑,校园文化孔子铜雕塑,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2米孔子铜雕塑,甚至能毫不犹豫的说起许多人物雕塑中的代表,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对人物雕塑非常熟悉,孔子铜雕塑,但是一般情况下,当人们谈到人物雕塑时都能大概的说上一两句,而对于雕塑艺术的普及也是需要一个慢慢的发展过程。在人们对于人物雕塑的认知里,人物雕塑的存在意义在于它是后人为了纪念那些有作为,有成就的历史人物或伟人而存在。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