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光学玻璃清洗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具体看看:
A,清洗工艺的技术关键:光学玻璃经过清洗后能否达到表面不留任何油污,污迹,表面光滑,水膜完好!
B,影响清洗后光学玻璃质量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玻璃本身的质量螺旋送料机及被污染的情况,主要为:表面有霉点,光学石英玻璃镜片,气泡,划伤等,在机械处理中,如:研磨,搽试,测应力时,人为导致的污染情况不一;
(2)清洗剂的选择其能动及温度,水质;我们采用非ODS的水类碱性清洗剂,主要由 水,碱,表面活性剂,防锈材料组成,化学式C3H8,具有侧链的环状烯烃,具有较强的 溶油能力;特点:低毒,不燃,光学玻璃镜片,清洗成本低等特点;
(3)溶液的浓度直接影响清洗度的大小; 通常清洗液的PH值一般在8.5-12之间,若PH值大于箱式变压站10,侧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要削弱,当PH 值大于12时,侧清洁度下降。
(4)溶液温度及浸泡时间也同高温循环风机样影响去污效率; 当温度上升,溶液的反应速度也上升,污染物的粘度下降,便于污染物脱离,但溶液的稳定 度下降。若温度过高,会在玻璃边角上产生花纹。
(5)在清洗过程中,还应注意必须使用纯水或去离子水,若使用自来水等硬水侧很难除去玻璃上的油污,且水中所含的Ca,Na离子等杂质会在烘干后的玻璃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雾状膜,污染玻璃;
(6)光学玻璃经清洗后需漂洗,漂洗后的清洁度,除与清洁剂的漂洗性和清洗液中的清洁剂浓度有关外,还与漂洗工序的多少,漂洗供水量的大小,温度及循环使用的纯水是否干净有关;
(7)清洗环境的清洁程度;
(8)清洗后的干燥工艺及温度: 应尽量保证玻璃垂直,可在玻璃下垫陶瓷柱,避免烘干后玻璃下沿有水印;烘箱温度控制在70度左右,时间在20分钟左右。若温度过高,会在玻璃边角上产生花纹。
光学玻璃中关于消除色差的相关介绍
复消色差 (APOchromatic) :可以想象,如果某种材料随波长变化折射率的数值可以任意控制,那么我们就能够设计出完全没有色差的镜头。可惜,材料的色散是不能任意控制的。我们退一步设想,如果能够将可见光波段分为蓝-绿、绿-红两个区间,而这两个区间能够分别施用消色差技术,二级光谱就能够基本消除。
但是,经过计算证明:如果对绿光与红光消色差,那么蓝光色差就会变得很大;如果对蓝光与绿光消色差,那么红光色差就会变得很大。理论计算为复消色差找到了途径,如果制造凸透镜的低折射率材料蓝光对绿光的部分相对色差恰好与制造凹透镜的高折射率材料的部分相对色差相同,那么实现蓝光与红光的消色差之后,绿光的色差恰好消除。
这个理论指出了实现复消色差的正确途径,就是寻找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它的蓝光对红光的相对色散应当很低、而蓝光对绿光的部分相对色散应当很高且与某种高色散材料相同。萤石就是这样一种特殊材料,它的色散非常低(阿贝数高达95.3),光学石英镜片,而部分相对色散与许多光学玻璃接近。 荧石(即氟化钙,分子式CaF2)折射率比较低(ND=1.4339),微溶于水,可加工性与化学稳定性较差,但是由于它优异的消色差性能,使它成为一种珍贵的光学材料。萤石早仅用于显微镜中,自从萤石人工结晶工艺实现以后,超长焦镜头中萤石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由于萤石价格昂贵、加工困难,各光学公司一直不遗余力的寻找萤石的代用品,氟冕玻璃就是其中一种。各公司所谓AD玻璃、ED玻璃、UD玻璃,玻璃镜片,往往就是这一类代用品。
光学玻璃的生产流程及光学塑料的特点
光学玻璃的生产流程及光学塑料的特点,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光学玻璃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
§4.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500度)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
光学塑料是指可用来代替光学玻璃的有机材料,因其具有价格便宜、密度小、重量轻、易于模压成型、成本较低、生产和不易破碎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已在一些中低档的光学仪器中逐步取代光学玻璃。
玻璃镜片-诺立光学石英-光学玻璃镜片由昆山诺立光学有限公司提供。“光学石英玻璃镜片,各种窗口片,棱镜,透镜等光学元件”选择昆山诺立光学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宏信路198号5号楼,多年来,诺立光学坚持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联系人:谢倩。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来函,亲临指导,洽谈业务。诺立光学期待成为您的长期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