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大型铜香炉雕塑——焚香之器具。三足香炉图册其材质多为金属、瑜石、磁、陶、紫檀等,形状多样化,大致可分为四类,即置于桌上的置香炉,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盘形等.持于手上的柄大型铜香炉雕塑,如莲华形、狮子镇形、鹊尾形等。坐禅时所用的钩香炉。灌顶时,受者跨越而以净身之象炉。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焚香很多,所以香炉的用途很广,除了礼仪环境所需要用的熏衣外,还是书斋里便于诵阅、有益于理解及记忆的文玩清供。


南北朝博山香炉
南北朝博山香炉小巧玲珑,造型新颖,博山香炉也称博山炉,又名熏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
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的生活之中。1968年在河北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就是见证,其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除了博山香炉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