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模具设计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金模具设计时为了保护冲头的强度和导向精度,冲孔凸模采用了通过卸料板对凸模前端进行导向(凸模导向)以防止凸模破损的对策,脱料板起着导向,加强,还有脱料的作用。同时为了加强冲头,冲头一般采用2段,即我们经常讲的A冲,固定板采用大直径冲头,在脱料板上采用和产品要求一致的小孔,然后脱料板背面沉头,或做两节的镶件,一节是大孔一节是小孔,这样小孔段是导向,保证冲头的冲压精度,又提高了冲头的强度。一般固定板与冲头间隙在0.015mm单边,与脱料板0.005mm单边(薄料可以做到单边0.035mm),与凹模按材料厚度放间隙,一般是材料厚度的4%。
五金模具凹模设计的要点是避免冲裁废料积留在凹模孔内.其要点的问题症结在于,所需的落料力之大,同时相抵触的冲压力之多.还要注意凹模的强度,一般凹模镶件按冲压形状单边5mm以上放大;还要注意异型件的防呆,镶件的4个R角上设计一个大R角或小R角,来防止方向装配错误。








五金冲压模具闭合高度如何设定
在五金模具设计中,必须确保冲床的闭合高度大于模具的闭合高度,避免直接设置冲床的闭合高度为模具的闭合高度。很多自动化的冲床具有自动确定模具闭合高度的功能,但是应该牢记模具的闭合高度是当模具内有材料时经测量得到的模具高度。
在冲压生产中,剪切和成形工艺需要非常大的压力。过大的压力会导致冲床性能降低或闭合的机身张开。特别是老、旧的冲床,当你直接设置冲床的闭合高度等于模具的闭合高度,有时会发生模具还没有闭合就发生设备卡死的情况。过大的闭合力会通过模具的限位柱在模座上形成压痕,模具的表面有微小的痕迹。限位柱是精密研磨的零件,是用来校对模具闭合高度的常用技术途径之一,也可用于调节模具的闭合高度,有时也可以测量滑块的平行度。
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刚开始架模的时候,让限位柱之间有大约0.5mm的间隙,架模后再调节模具的闭合高度到实际需要的高度。大部分模具有2至4个限位柱,一般在这些精密的限位柱正面磨大约0.7-1.0mm深的凹槽,凹槽的深度应该全部一样深。使用一段焊接的材料或铅条,放置在凹槽内,运转冲床,如果你的限位柱没有压坏,就可以容易的测量铅线的厚度。大部分模具的限位柱在冲床闭合后的间隙一般为0.02mm-0.05mm.例如:铅丝的压扁后的厚度为1.7mm,凹槽的深度为1.3mm,你可以再继续降低0.38mm以保持限位柱之间0.02mm间隙。
冲压拉伸模具的材料该怎么选择冲压拉伸磨具材料的选择,可按不同的情况来分别考虑。冲压拉伸磨具可以按模具材料的性质选择,材料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增加,则韧性降低。反之,要使材料的韧性增加,则抗压强度和耐磨性就要有所降低。综合模具的寿命考虑,选择材料的方向应以提高其抗压强度和耐磨性为主,而设法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大韧性。冲压拉伸磨具可以按模具种类选择,一般来说,冲压工序的综合性的受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弯曲→成形→拉深→冲裁→冷挤压→冷镦。也就是说,冲压拉伸磨具选弯曲模的材料可以稍差些,而冷挤压模和冷镦模的材料应该是好。冲压拉伸磨具材料可以按冲件的产量选择,如果冲件的产量大,冲压拉伸模具的材料则需选择耐磨性好的模具材料。因此,冲件的产量大小和冲压拉伸模具材料的耐磨性也有一定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