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实现左、右件共模生产
采用左、右件共模生产不但更利于材料的成形,重要的是要比单件生产更能发挥节材效能。我公司初某车型左、子板仅从成形性上选择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成本控制方面的因素,采用左、右件分别拉伸成形,材料利用率为26.8%,采用左、右件共模拉伸,材料利用率达到33.5%,相比高出6.7%,每生产一件(左或右)要少消耗材料2.8kg,少开发5套模具,减少了工序数,降低了设备及人员的占用和资源消耗等。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两种方案的优劣比较明显。我们在开发CE项目时,翼子板、车门外板就采用了左、右件共模生产的方式。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得知需尽量采用左、右件共模生产。在实际生产中,能采用左、右件共模生产的零件有很多。








冲压模具中的凹模是整个模具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凹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能不能生产出合格的冲压件,所有在设计凹模时有以下事项必须要注意:
冲压凹模刃口高度不能过大
冲压凹模按刃口扎形区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圆柱形孔口凹模,刃口强度高,冲压件尺寸精度高。一种为锥形孔凹模,刃n强度较低,但孔内不易积存工件或废料,孔壁所受的摩擦力及胀力小,所以凹模的磨损及每次的修磨量小,刃口尺寸在修磨后有所增大,但增大值很小,对凹模寿命影响不大,此种凹模一般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形状简单,材料厚度较薄的工件的冲压。冲压凹模刃口高度不能过大。刃口高度过大,冲孔废料积累较多,增加冲压力、推件力和孔壁磨损,凹模磨损后,孔口可能形成倒锥形,引起废料跳落在模具工作面上,损坏模具。这样刃口磨损后,每次的修磨量大,凹模总的寿命较低。冲压凹模刃U高度也不宜过小.刃口高度过小,凹模磨损后刃磨的次数减少,凹模的总寿命也降低。
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模具制造主要是以设备为主,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模具设计上使用的很少。进入90年代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尤其是汽车、摩托车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中国模具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伴随着合资和独资企业的介入,国外***模具设备和制造技术的引进,中国铸造模具技术在世界***水平的带动下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其中一汽铸 造有限公司铸造模具厂设计制造的一套3400t压铸机用的压铸模具,总重达33.5t,是目前国产压铸模中大的模具制造商。
目前,计算机软件技术,比如CAD/CAM一体化技术已在铸造模具业中广泛使用,二维设计使用的软件主要是AutoCAD,三维模具设计使用的软件比较多,主要有Pro/E、UG、Cimatron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