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的施工程序:
1、施工放样。小型微灌工程可根据设计图纸直接测量管线纵断面,大型微灌工程现场设置施工测量控制网,并保留到施工完毕。放线从首部枢纽开始,定出建筑物主轴线、机房轮廓线及干、支管进水口位置,用经纬仪从干管出水口引出干管轴线后再放支管线,并标明各建筑物设计标高。主干管直线段宜每隔30米设一标桩;分水、转弯、变径处应加设标桩;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段要根据地形条件适当增设标桩。在首部枢纽控制室内,应标出机泵及设备如化肥罐、过滤器安装位置。
2、基坑开挖、排水及基础处理开挖时要保证基坑边坡稳定,若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应预留15~30厘米土层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前再挖至设计标高,必要时可在基坑内设置明沟或井点排水系统,排走坑内积水。山丘地区开挖上石方,按有关规定执行。基础处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3、回填。砌筑完毕应待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凝固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回填。回填土应干湿适宜、分层夯实与砌体接触紧密。
滴灌shui肥一体化中,水分由灌shui器直接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直接供作物本身生长所需;另外滴灌可适时适量灌shui,从而避免了其他灌shui方式产生的周期性水分过多和水分亏缺的情况,并能有效地减少深层渗漏。目前新疆滴灌小麦在7500~9000kg/h㎡产量水平下,生育期间田间灌溉定额由原来漫灌的6300~6700m3/h㎡,减少到4500~4800m3/h㎡,节水25%~30%;滴灌玉米在15000~18000kg/h㎡产量水平下,生育期间田间灌溉定额由原来漫灌的7200~9000m3/h㎡,减少到4200~5400m3/h㎡,节水40%左右;河北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常规灌溉小麦需要4~5次,总需水量3000m3/h㎡以上,而采用滴灌需要灌溉5~6次,每次需水300m3/h㎡左右,总用水量1500~20000m3/h㎡,节水50%以上。吉林省西部地区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玉米,在***高产量为15503kg/h㎡时,滴灌每公顷用水1000m3,沟灌每公顷用水2400m3,节水60%以上,节水效果十分显著。

西瓜滴灌过程中,有以xia注意要点。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确定播期:一般而言,确保棚内气温稳定在13℃以上的条件下,自定植期向前推35-40天播种。苏北地区采用双层覆盖时,2月底、3月初播种,3层覆盖时1月中旬温室播种。
2、浸种催芽:将种子于阳光下晒2-3h后放人55-60℃温水中浸泡15min,再转入30℃温水中浸种8-10h,捞出后用0.1%的高锰suan钾溶液消毒20min,清水洗净后用湿布包好放在30-32℃条件下催芽。
3、苗床准备:一般采用温室内多层覆盖,或用电热温床用控温仪控温,营养钵育苗。播种时,配制的床土用多菌灵10-12g或五代合剂6-8g/立方米拌匀。采用“下铺上盖”药土法防止苗期病害。
4、播种及苗期管理:采用营养钵***法,播种前用温水浇透营养钵,然后盖2-3mm药土,播种时种子东西方向摆放。种子上覆士 1.5-2cm,然后盖地膜保温、保湿,苗床盖拱棚,半数出苗后撤掉地膜。苗期温度管理,白天27-32℃,夜间18-20℃,出苗后白天22-25℃,夜间15-17℃,气温超过32℃时应通风,苗期控温不控水,保持土壤见于见湿,防止幼苗徒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