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果园地面灌溉技巧
采取节水保墒膜上灌膜上灌是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它是把地膜以平铺的方法将畦、沟全体覆盖,实现利用地膜输水,经过果树的灌shui孔入渗给果树的灌溉方法。因为灌shui孔只占田伺灌溉面积的1%一5%,其余面积主要依托旁侧渗水湿润,因此膜上灌实际上也属于局部灌溉。地膜栽培和膜上灌技巧相联结具备节水、保肥、提高地温、***杂草生长和提高果实品格等特点。因为膜上灌是一种新的灌shui技巧,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
水肥一 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关于滴灌带的几大误区:
误区1: 没有压力表和流量表。流量计可以帮助使用者快速判断水源的流量。用水表控制浇水量。
误区2: 误认为所有的滴管品质都一样。应该选择可以提供均匀水肥,具备抗阻塞性能,寿命长,易于安装和维护的滴灌管、带。
误区3:滴灌施肥比较担心的问题是过量灌溉。很多用户总感觉滴灌出水少,心里不踏实,结果延长灌溉时间。延长灌溉时间的一个后果是浪费水,另一后果是把不被土壤吸附的养分淋洗到根层以下,浪费肥料。
误区4: 在灌溉进行时,田间无人看管。操作人员须在田间进行巡察,注量观察水表的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