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的效果和油墨的理化性能密切相关,油墨的组分决定了油墨的性质:
干燥时间
墨膜在纸面迅速干燥可以减少连接料渗入纸张孔隙的量,从而提高油墨墨膜的光泽度和平滑度。墨膜的光泽度高就意味着表面的镜面反射程度比较高,这样人眼在大部分情况下能看到表面反射的白光要比光泽度低的墨膜少得多,使得色彩的饱和度更高。所以光泽度高的印品看起来色彩更加鲜艳、饱满。专色油墨的印刷墨层大部分是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在选择油墨配方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墨层的透光性对专色印刷的影响。

挤复油墨的着色力,除了由其结构中的颜料浓度、含量和分散度决定外,同时也与油墨膜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有关。
一般地说,颜料含量多、且分散度又大时,其着色力强;反之,其着色力则弱。由于平版胶印是一种间接印刷方法,印张上的墨膜厚度较薄,因此需要借助挤复无纺布油墨的着色力予以补偿。在胶印过程中,油墨的着色力不仅直接关系着印刷效果和印品质量,而且对于无纺布水性油墨的单位面积用量,关系也十分密切。如选用着色力强的油墨,较着色力弱的油墨耗用量少,又可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
对于挤复油墨的着色力选择,通常是按印刷品的图文性质而定的。如以印刷彩线为主时,则应用着色力强的,对反应小网点有利。而以印刷满版实地为主时,则应用着色力稍弱一些的。
当复合油墨所处的环境温度为0℃以下时,油墨表面有时会出现凝胶现象。对于凹印企业来说,除了避免将油墨储存在0℃以下的环境外,针对出现的油墨凝胶现象也应进行及时处理,可采用热水或者水蒸汽对油墨进行加热,将其升温***15~25℃,凝胶现象便可得到很好的缓解。谨记,此过程严禁明火加热,以免发生火灾。
在实际印刷过程中,为防范因印刷底材、印刷条件和印刷要求等因素复杂不一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笔者建议在利用复合油墨进行新品印刷之前,应提前进行标准程序的性能测试,以保证后期印刷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