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膜捡拾机播前用200型15KW功率的小型四轮半轮悬挂地膜残膜回收机,主要用于收获前土壤地表回收的地面残膜。地膜残膜回收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机车的拥抱、清扫、风和收获功能,即利用风罩风产生的风,利用轮子产生的功率驱动刷子快速旋转,地膜残膜回收机使表面残留的薄膜由风流和刷子旋转摩擦,使残留的薄膜通过惯性进入风洞后部。地膜残膜回收机机械操作技术路线:播种前,耙子保持水分调整到地面,举起表面残膜刷清扫器,用风和惯性效应扫除残膜-残膜,将残膜-残膜除去进入出风膜收集网箱-使用扶手装置分离残膜、棉杆和土块-地板放电膜。
残膜捡拾机拾膜效果与***
残膜捡拾机经0.5万多亩田间,地表1-2cm深土壤残留地膜回收率在80%以上,扫膜工作幅宽2.6米,日工效200-300亩。可相当于60人的日工效,每亩可收回残膜平均3.5公斤左右。残膜捡拾机设计科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地膜覆盖种植面积约1.5亿多亩,主要分布在新疆、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区。该机适合于农业基层生产队的推广应用,普及范围极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该机生产材料和制造成本6000元/台以内,—般户都能买的起。
目前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地膜不仅能够保温,而且能够护根、防冻、保墒、调节光照、节水、***杂草生长、控制土壤盐碱度。我国棉花种植大都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棉花覆膜后,每公顷增产300~375kg,增加霜前花15%~20%,提高衣分1%~2%,提高纤维成熟度0.08%。随着覆膜年数的增加,棉田中残膜的数量逐年递增,已严重影响到棉田的土壤结构,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品质,特别影响到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效果,制约我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机科技工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研究残膜的机械化回收技术,早提出的申请可追溯到1986年,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技术,研制出了一些回收效果不错的机具。一些科研部门还针对棉田残膜的特点,研制出了适于棉田回收作业的机具,如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4J***1800型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还实现了棉秆粉碎还田和棉田残膜回收复式作业。机械化回收已逐渐成为治理棉田残膜污染的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