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液阻柜(水阻柜)水阻,顾名思义,即水阻柜(又被称为液阻柜)。此技术早发源于日本,在1985年上半年被引进到中国,在当今大容量电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现阶段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由于电动机直接起动时,起动电流会达到电机额定电流的7~8倍,一般上一级变压器的容量都承受不了,特别是大功率的电机,必须加装起动设备,否则会造成变压器局部下跳闸。
早先的起动设备,主要有:电阻器起动和频敏起动等。电阻器起动通过切换电阻的数量,改变串入电机的电阻,由于切换电阻属于有级调速,所以切换瞬间冲击较大。频敏起动据说是谐波成分比较大。
随着技术的逐步进步,后期发展的水阻起动,由于属于无级调节,所以起动过程较平滑,切换无冲击电流等等优点。
工作原理
在被控绕线电动机的转子回路中串入特殊配置的电解液作为电阻,并通过调整电解液的浓度及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使串入电阻阻值在起动过程中始终满足电机机械特性对串入电阻值的要求,从而使电动机在获大起动转矩及小起动电流的情况下均匀升速,起动结束,电气开关短接转子回路。
高压大中容量的交流电机运行的首要问题就是起动,直接起动的起动电流为5-7倍额定电流,带来的对电网和电机的过流冲击是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直接起动电流对电机产生的热冲击和电动力冲击的危害也是极大的,电机直接损坏或都降低使用寿命;特别是当电机轴上的负载力矩大时,起动时间要增长,直接起动的危害更大。
传统起动缺点:
传统的电抗器起动、直接起动虽然能在同样的起动条件下获得较大的的起动转矩,但很难满足起动平滑,冲击小的要求,而且成本也不低近的。
液体电阻启动柜的原理
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软起动装置正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采用的起动方式,改善了大、中型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其特点是在被控电动机的转子或定子回路中串人一液体电阻器。电阻值随着电动机的起动自动投入变阻,并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无级切除该电阻,从而使电动机在起动电流控制到很低的情况下,均匀升速、平稳起动。对保护电动机及拖动设备、电网不受冲击等方面效果显著。采用该控制方法,绕线式高压电机的起动电流可控制在其额定电流的1.3倍以内;笼式高压电动机起动电流可控制在其额定电流的2.5倍以内,起动性能比较理想,因为它是纯电阻性的,不会在分、合闸的瞬间产生高压,影响和损害电机的绝缘,从而在两方面都较好地解决了电机的起动和绝缘两方面的问题,其应用和发展的前景十分广泛。液阻起动装置,是用一台三相电动机作为动力,通过传递皮带带动螺杆上、下移动,从而达到液阻的动极板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液阻的大小。将液阻柜上的开关置于自动状态。起动高压开关的同时,高压开关柜联锁自动起动液阻柜,高压电动机进入起动运行。经10-40秒(据要求可设定此值)液阻柜自动切除,启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