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展板纯体验,服务于数字科技时代的观众认知习惯,以视觉化、互动化的数字体验让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容易被受众消化和吸收。希望通过这些数字化展陈手段,让更多的人走近二里头,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相信在未来的博物馆陈列展示中,作为博物馆传统陈展的一种“进化”形态,数字化展陈必定能够在与传统文化相融,与历史碰撞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文化价值和时代风采。
这二十多年来,中国博物馆总数从一千余座增长到五千余家。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到2019年底,已备案博物馆5535家。2019年按参观人数流量计算的世界各大历史与艺术博物馆(不包括遗址博物馆)排名中,中国***博物馆名列第二,仅屈居卢浮宫之后。作者所在的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ROM)位列第44名,落后于排名第30名的上海博物馆。2019年一年,中国国内有12.27亿人次参观了约2.86万个展览,其中包括年度精品展。
在《众妙之门》一书中,对当代博物馆的实践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肤浅的思考。不少读者对书中涉及到的与策展人和释展人相关的问题颇有兴趣,希望我能进一步阐述。在这里,我就从展览主题立意和陈列设计关系的角度再来论述一点与策展和释展相关的问题。当然必须指出,我对策展和释展的讨论是立足于我们正在打造的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博物馆,而不是希望在传统博物馆旧体系中推出新奇或绚丽的展览陈列。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特点、面临的挑战及其展览和公众教育与二十世纪博物馆的不同之点,我在《众妙之门》中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