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室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室空气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发育、健康和教学效果。另一项国外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学校里,空气污染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系,污染越严重,学习成绩下降越明显。结果表明,空气质量越好,学生的学习表现也越好。那么学校室内空气会受到哪些污染的影响?怎样对学校教室进行环境监测和改进?










近期出台的《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新增强制性条文,第8.4.3 条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场所应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并应在建筑主要出入口和各楼层实时公告监测数据。”那么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适用在哪些场合?所有公共场所都建议安装吗?蓝居建议需要关注以下两个类别。

各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主要指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证券交易厅,公共***场所,***的楼、病房楼,养老院、托儿所、***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等。
空气质量监测微站已经逐渐成为环境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布控的重要环节。因具有长时间在线监测、低成本、无需人员值守、可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等特点,使得需求量逐年提升。
空气质量监测微站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气体的采样方式,分有扩散式和泵吸式,两种采样方式。扩散式是属于通过空气的自然流动性来进行采样的;当大气进入到智能传感器模组中时自动实现监测。泵吸式的采样方式为通过内置泵主动将大气中的气体吸进大气环境监测仪中进行监测,气体吸进来以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逐一检测,检测完后,从另一端排出;这也就是大气监测常用“一进一出”的气体采样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