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镀铬棒的工艺性分析及毛坯选择 工艺分析
1、镀铬棒在正常使用中,承受交变载荷作用,φ50mm×770mm处有密封
装置往复摩擦其表面,所以该处要求硬度高又耐磨。
2、镀铬棒结构比较简单,但长径比很大,属于细长轴类零件,SCM435镀铬棒,刚性较差,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在车削时要粗车、精车分开,而且粗、精车一律使用跟刀架,以减少加工时工件的变形,在加工两端螺纹时要使用中心架。
3、在选择***基准时,为了保证零件同轴度公差及各部分的相互位置精度,所有的加工工序均采用两中心孔***,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4、磨削外圆表面时,工件易产生让刀、弹性变形,影响镀铬棒的精度。因此,在加工时应修研中心孔,并保证中心孔的清洁,中心孔与间松紧程度要适宜,并保证良好的润滑。砂轮一般选择:磨料白刚玉 (WA),粒度60#,硬度中软或中、陶瓷结合剂,另外砂轮宽度应选窄些,以减小径向磨削力,加工时注意磨削用量的选择,尤其磨削深度要小。
5、在磨削φ50mm×770mm外圆和1:20锥度时,两道工序必须分开进行。
在磨削1:20锥度时,要先磨削试件,检查试件合格后才能正式磨削工件。
6、 1:20圆锥面的检查,是用标准的1:20环规涂色检查,其接触面应不少于80%。
7、为了保证镀铬棒加工精度的稳定性,在加工的全过程中不允许人工校直。
8、渗氮处理时,螺纹部分等应采取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镀铬棒镀铬层厚度均匀性
镀铬层特别是镀铬层对厚度均匀性有着严格的要求。由于镀铬液分散能力差,对大工件镀铬,尤其是施镀时间长、电流大的镀硬铬,铬层沉积越厚,越容易造成电流分布不均匀,产生诸如锥度、椭圆度、“狗骨”形态等缺陷。本文介绍了阳极、内电阻、三价铬等因素对镀铬层厚度均匀性的影响。
1.阳极与镀件布局的影响
1.1 阳极位置
一般镀铬层厚度的均匀性取决于阳极与镀件的相互关系。通常情况下,阳极与镀件的间距越近,镀铬层越能与镀件的几何形状相一致。但是,当阳极与镀件外径不相似时,如果增大阳极与镀件的间距,可以使电流在阳极表面上分布较均匀;如果阳极与镀件的间距太近,则电流分布反而不均匀。电镀外径工件时,阳极与镀件的间距应控制在10~25 cm范围内。如果阳极离镀件太远,则溶液电阻增大,电能损耗增加。在操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形状较简单的镀件,可与阳极靠近些;形状不规则的镀件,与阳极的间距应尽量大些。
(2)大小较悬殊的镀件不能同槽进行电镀,避免电流分布呈严重的不均匀状态。
(3)镀件放置的不同部位与阳极的间距应尽量相等,这样可使溶液的电阻相似,电流分布均匀。
(4)将镀件(尤其是轴)***在以4根阳极组成的、各自的“箱式”中,让电流在镀件表面能均匀地分布,避免产生椭圆度。
1.2 阳极超长
镀硬铬所用的铅合金阳极应该比镀件(尤其是轴)短一些。阳极的顶部略低于镀件的顶部,而阳极的底部要高于镀件的底部,SCM435剥皮圆,避免阳极超长部位的电流分布到镀件上而呈“狗骨”形态,即:上部镀铬层太厚、中间薄、下部较厚。
镀铬阳极的长度通常根据镀槽深度而定,除非采用以定型产品设计制作的阳极,一般阳极下部离槽底约为15 cm,SCM435扒皮圆,上部高于液面5 cm。对这种状态的阳极,如果电镀定型产品(一般为轴类件),可将超过镀件部位(顶部或底部)的阳极面用塑料盘带包封绝缘;如果是非定型产品或长短不一致的工件,可在镀件的上下部加保护阴极。

冷拉光圆已经成为制作轻型钢结构的首要资料,选用钢板或钢带冷弯成型制成;它除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外,还广泛用于车辆制作,农业机械制作等方面。冷拉光圆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应用,与其产品所具备的基本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在验收厂家提供的冷拉光圆产品的时候,会发现材料表面上有一层油膜,对此我们需要解释一下,SCM435,冷拉光圆表面的这层油膜实际上是防锈油,由于防锈油是有颜色的,所以板材看起来不会很亮很新。

SCM435扒皮圆-SCM435-中堃金属材料公司由无锡市中堃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提供。SCM435扒皮圆-SCM435-中堃金属材料公司是无锡市中堃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