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性
大红酸枝是清代园林家具使用的木材代表。不如紫檀温润如玉,但也十分细腻:
1、纹理:花纹漂亮,纹理层次感分明又富有变化,有深褐色或黑色直丝状条纹;
2、油性:大油脂丰富,有光泽,容易包浆,性能稳定不易裂;
3、密度:大,气干密度1.01~1.09克/立方厘米,结构细密,性坚质重,可沉于水。
4、颜色:多化,新材一般为赤红色或深红色,在空气中氧化后呈暗红色,而老料则显黑红色。
5、气味:酸香浓厚,开锯时木材会散发辛香酸味。清代江藩者着《舟车见闻录》记载紫榆来自海舶,似紫檀,无蟹爪纹。刳之其臭如醋,故名酸枝。这种天然的木香气味弥漫在空中有的杀菌作用。
媲美小叶紫檀:
在很多方面,大红酸枝还是与小叶紫檀非常接近的,不仅密度高,材质细腻,而且非常坚硬,适合用于精雕细刻。制作出来的大红酸枝木雕,都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加之颜色大气喜庆,是非常受人们青睐的。
对大红酸枝的认识加深
现在懂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在对大红酸枝的认识中,逐渐认可并且推崇这种原材料。毕竟起初是将大红酸枝作为小叶紫檀的替代品引入宫廷的,其材质的优越性日渐显现,所以非常受人们的重视。
从近些年拍卖会上看,大红酸枝的成交价一直呈现上升的状态,像在2012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会上,一对清中期的大红酸枝顶箱柜拍卖出了4000万的,足见人们对大红酸枝的重视程度。
雕刻美
设计美学的智慧光芒
雕刻在明清家具艺术整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明清家具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明清家具设计美学的智慧光芒,传递着明清两朝工艺思想追求的审美情q趣。精美的良木雕刻,蕴藏着无穷的美学内涵,它的美学价值远远超出了传统家具本身的外在价值,为中国古典艺术之奇珍。
明清家具的雕刻技法,包括圆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半透雕等。圆雕,多用在家具的搭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