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驿站近几年越来越火,人们的舆论也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快递驿站很方便,而有的人对驿站比较反感。
那快递驿站怎么出现的?其实,快递驿站的前身就是小超市代收,在没有驿站前快递是送货***的,而一些上班族就将快递代放到超市里,有的是收取1-2元的成本,而有的超市虽然免费,完全不顾包裹的安全,也造成了包裹的破损或丢失。
而从政策方面来说,2017年6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快递末端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积极推进“快递入区”工程,联合相关部门综合利用现有的连锁商业机构、便民服务设施、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等开展投递合作,争取将智能快件箱和末端投递服务中心等设施列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而进入2018年,在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把之前意见中的积极推进“快递入区”工程的说法,改成了加快推进“快递入区”工程,并大力发展第三方和智能终端服务体系。
而在大学校园,蜂巢驿站尝试通过公众号开发、社交电商等途经赋能末端网点,将信息发布、品牌促销、考研辅导等内容链接到平台,可以规模化地以数字方式传播商品内容。尽管校园驿站本身规模并不大,但是通过平台链接,因其面向的消费人群明确,购买力、购买频次甚至客单价等数据也能充分掌握,非常便于商家的投放。无论校园还是社区,业内普遍认为,所谓“新物流”,是指以本地生活为服务对象的新兴快递配送方式,它代表的是供应链条上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相互刺激和相互促进。除了单纯的快件配送,广义上还包括了O2O零售服务、外卖服务、半成品生鲜电商服务等。这些场景与模式,在高校中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