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家具,因其能够完整地体现设计者的思想情感,体现时代的特征气息,富有特殊的文化艺术内涵,而被人们誉为明清“美的缩影”。概括来说,明清红木家具有“六美”。
材质美
“一两紫檀一两黄金”
考究的明清家具,多用贵重而坚实的硬性木材制成。它们或色泽沉穆雅静,如乌木黝如纯漆,浑然一色;紫檀从褐紫到浓黑,致密凝重。或花纹生动瑰丽,如黄花梨委婉迂回;鸡翅木环围点簇。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名贵的木材之一,有“一两紫檀一两黄金”之说。一棵紫檀成材通常需要300年的时间,而且“十檀九空”,即大多数紫檀是空心的。在各种硬木中,紫檀质地为致密,材料上有些部位几乎看不出木纹来。同时比重也大,每立方米紫檀重达1000千克。
红木家具还能增值传世
使用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红木家具,无论是床、书桌、博古架,还是沙发、茶几等,都可以撇开实质,向后人讲述它跨时空存在的意义,带给人精神的享受。遇到一件好的红木家具,不仅是一种艺术,可以观赏,可以使用,可以置景,可以愉悦身心,更是一种可以升值的收藏品,或展示或传家,都是非常有益的。我国传统红木家具设计精巧,十分重视家具的造型结构与厅堂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的造型配置也主次分明,非常和谐。不妨试想一下,当你的一套家具用了十多年之后,不但没有贬值,价格反而上涨了,这种快乐肯定是其它消费所不能比拟的。
资源日渐减少,价格涨幅良好
随着人们对于大红酸枝的了解日渐增加,市面上对大红酸枝的需求量是越来越高,随着人们的过度砍伐,当下大红酸枝的现存资源已经非常稀少。
在前几年,大红酸枝大料的木材还能够随处可见,这几年,就是一些小料、边角料也是非常稀少。
尤其是在大红酸枝被列为濒危植物之后,人们更加意识到大红酸枝的珍贵性以及稀有性,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它的收藏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