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增压比柴油机增压困难原因:
机增压后爆燃倾向增加
由于机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小,燃烧温度高,因此增压之后机和涡轮增压器的热负荷大
车用机工况变化频繁,转速和功率范围宽广,致使涡轮增压器与机的匹配相当困难
涡轮增压机的加速性较差
机增压的改进措施:
在电控喷射式发动机上实行机增压,成功地摆脱了化油器式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匹配的困难。电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其方便地对机增压系统进行爆燃控制、放气控制和排放控制等。
应用点火提前角自适应控制,来克服由于增压而增加的爆燃倾向。利用装在发动机上的爆燃传感器检测爆燃信息,并将其传输给电控单元(ECU),电控单元则发出指令,推迟点火时刻以消除爆燃。待爆燃消除后,自适应地逐步加大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在比较理想的状况下工作。
对增压后的空气进行中间冷却。因为空气增压后温度升高,密度减小 如果温度过高,不仅会减少进气量,削弱增压效果,还可能引起发动机爆燃。实践证明,对增压空气实行中冷,对提高功率、降低油耗、降低热负荷和减轻爆燃都十分有利。因此,不但在机增压系统中设置中冷器,而且在高增压柴油机增压系统中也设有中冷器。


气体增压泵工作原理动态图
1-驱动空气入口;2-驱动空气管路;3-气动活塞;4-顶部撞针;5-先导阀口;6-换向阀;7-底部撞针;8-先导排气口;9-消声器;10-入口单向阀;11-出口单向阀
单头单作用气体增压泵工作原理介绍
单头单作用气体增压泵的驱动活塞直径为160MM,高倍泵头部件均带排气自冷却,无需外加冷却系统。该系统增压泵主要应用于要求输出气压高,而对流量要求不高的场合。
双头单作用气体增压泵工作原理介绍
双头单作用气体增压泵,为达到所需压力,气体输入口气压需要一定程序的预增,预增压力因达到的压力不同而不同。该系统泵全部采用铝合金及不锈钢制造,驱动活塞直径为160MM,驱动气压小于等于8bra,可增压到80mpa,两端泵头均带有排气冷却,无需外加冷却系统。较单头单作用气体增压泵输出流量大,稳定性更高,主要应用于对压力和流量同时有要求且进气压力均满足要求的场合下。
双头双作用气体增压泵工作原理介绍
双头双作用气体增压泵,非常适合于各种高压气体测试或是作为简单的高压气体源,可以将极低压力的气体增至很高的压力。该系列泵全部采用铝合金及不锈钢制造,驱动活塞直径为160MM,驱动气压小于等于8bra,可增压到80mpa,,两端泵头均带有排气冷却,无需外加冷却系统。


气液增压缸工作原理图
气液增压缸是结合气缸和油缸优点而改进设计的, 液压油与压缩空气严格隔离,缸内的活塞杆接触工作件后自动启动,动作速度快,且较气压传动稳定,缸体装置简单,出力调易,相同条件下可达到油压机之高出力,能耗低,软着陆不损模具,故障少无温升之困扰,寿命长,噪声小等特性。
气液增压缸原理介绍:
气液增压缸是将一增压油缸与一增压气缸作一体式结合。使用纯气压作为动力源,利用增压器之大小活塞截面积之比及帕斯卡能源守衡原理而工作。将气压之低压提高数十倍供应油压缸使用,从而达到产品成型的目的。
气液增压缸工作原理图
气液增压结合之优点:
1、 体型美:产品设计新颖,外形美观;
2、速度快:动作速度比液压传动快,比气液传动稳定;
3、出力打:可达油压系统之高出力;
4、易控制:可实现手动脚踏及全自动控制;
5、易安装:多种安装方式可提供不同场合安装;
6、易维护:缸体结构简单轻巧,搬运方便,故维护相当简单;
7、能耗低:机械持续加压或停止动作时,液压系统马达仍须运转,与之相比,增压缸动力来源取得方便,实际能耗相当于液压系统的10%-30%;
8、故障少:无油压系统升温至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