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解塑料随着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限塑”已在60多个***实行。我国自2004年开始鼓励降解塑料的推广应用,2008年开始实行“限塑”。近几年***措施不断趋严,2020年1月19日,***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分阶段(2020、2022、2025年)限制、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产品的行动目标与措施。在严格的限塑、禁塑令下,开发应用可降解塑料势在必行。PBAT是一种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广泛应用于超市购物袋、外卖餐盒、农用地膜等领域。随着“限塑令”的推出和绿色消费市场的扩大,PBAT等可生物可降解塑料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成为当前国内降解塑料领域***和关注的热点。
我国从20世纪60年始研发可降解塑料,90年始规模生产,至今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应用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程。从技术更新换代的角度来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类型
1.聚乳酸(PLA):
PLA 具有***无刺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度高、可加工性好,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制成的片材、纤维、
薄膜经过热成型、纺丝等二次加工后广泛用于包装、纺织和YI疗等领域,其废弃物可通过微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2.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PHA 是由多微生物合成的一种细胞内聚酯,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塑料的热加工性能,可作为生物YI用材
料和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
3.聚丁二酸丁2醇酯(PBS):
PBS 综合性能优异,合理,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包装、餐具、化妆品瓶及***瓶、一次性YI疗用品、农用薄膜、农YAO及化肥缓释材料、生物YI用高分子
材料等领域。
4.聚己内酯(PCL):
PCL 除了具有热塑性塑料易加工的特点外,还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形状温控记忆性等特点,主要应用为可控释YAO物载体,完全可降解塑料***缝合线
等YI用材料。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等条件下,和/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下或厌氧消化条件下或水性培养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CO2)或/和CH4,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的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物降解,不增加环境负荷,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
按照来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为三类:天然高分子、微生物合成高分子和化学合成高分子。
天然高分子通常是将天然多糖,特别是淀粉进行改性,或与合成高分子共混,可以达到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但是这种将天然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结合,性能和应用比较局限。
微生物合成高分子,主要是指微生物消耗淀粉、脂肪等生物碳源,在微生物体内合成的聚酯或多糖如羟基脂肪酸酯(PHA),可在自然环境中实现完全生物降解。
化学合成高分子种类繁多,代表性的有生物可降解聚酯等,可以通过分子链的设计、物理化学改性来调节材料的力学性能、降解速率、加工性能等,从而获得广泛应用,如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酯(PBAT)和聚丁二酸酯(P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