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法研磨与干法研磨的区别干法研磨指进行研磨作业时物料的含水量不超过4%,而湿法研磨则是将原料悬浮于载体液流中进行研磨,适当添加分散剂等助剂帮助研磨进行。湿法研磨机时物料含水量超过50%时,可克服粉尘飞扬问题。在食品加工上,研磨的物料经常作为浸出的预备操作,使组分易于溶出,故颇适于湿式研磨法。但湿法操作一般消耗能量较干法操作的大,同时设备的磨损也较严重。机械干法研磨较难获取亚微米级别的粉体,化学制粉成本高,因此湿法研磨成为制备超细粉体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实际应用来看,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的优劣之分,要根据实际的产品特点及经济效益来选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平面抛光机的抛光加工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因素决定了
平面抛光机的抛光加工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平面抛光机的抛光加工速度,不少研磨抛光加工厂往往都很在意工件加工的成本,以及加工的效率,成本越低,效率越高越好。就是说要提高平面抛光机的运作速率是决定工件生产效率的关键之一,其运作速率分别由发动机,磨盘,程控系统三者起较为重要的作用。1、发动机是硬件,他的好坏主要影响着磨盘的转速和能否有力带动磨盘转动,并影响工件和磨盘的摩擦力度。2、程序控制系统是属于软件系统,如果程控系统,反应灵敏,那么工件在平面抛光机进行研磨抛光的过程中,当达到某一个有效值时,程控系统就会反应迅速的做出下一步指令,这样就缩短机器响应的时间,从而能达到的执行各项命令,这也是机械自动化中软件系统的主要作用及优势。3、磨盘及抛光布。磨盘及抛光垫是平面抛光机上的一个重要组件,工件终的研磨效果,精度等跟磨盘及抛光垫的选用息息相关。磨盘及抛光垫影响运作效率是因为磨盘的切削力大小决定着工件达到效果值的时间。工件是通过和磨盘相对运动产生摩擦来达到表面的平整与光滑,所以磨盘及抛光垫的材质决定在磨盘的切削力,磨盘的重量决定着磨盘的转速,进而影响着整个机器的运作效率。
工件的大小对研磨难度的影响由于大工件在研磨时,所磨的面积比小工件要大很多,所以选择的研磨盘,压重块等肯定也是要大很多的。大面积的工件在固定和加压时,如果稍微有一点点受力不均匀,所受到的张力也就越大,容易产生断裂。而小工件,这种压力点不均匀的概率远远低于大尺寸工件,并且小工件平放受压时所受张力没那么大,不容易碎。其次,我们进行对比论证:400mm直径的工件和30mm直径的工件同时放在研磨抛光机上进行研磨,面积小的比面积大的受力均匀,切削速度也要快一倍。而面积大的工件,磨削过程中由于受力面广,效果不均匀的概率要大,所以更加难以实现效果。后,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进行后说明:我们从实验室拿两块厚度均等的硅片来做实验,硅片1,直径500mm厚度1mm,硅片2,直径20mm,厚度1mm,将他们同时放到13-6B双面研磨机上进行研磨。要求效果:平面度2u,平行度:2u,镜面效果。开启设备后,采用相同的研磨耗材对两块工件同时研磨,在研磨10分钟后,硅片1,表面三项指标均为达到;硅片2,达到。由此三点,我们得出大小工件研磨难度有着很大差异性。在研磨要求均等的情况下,大工件较难实现一些,且所花的时间更长一些。而小工件则较易实现,研磨效率也要高于大尺寸工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