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Z系列盆式支座的产品类型:固定型(**)、单向活动型(DX)、和双向活动型(SX)三类。
JPz系列为新产品,此三类产品在公路桥梁领域中并存使用。因使用习惯,前两类产品仍为主要应用产品。由于GPZ (II)和GPZ(2009)系列支座结构形式相似,且均采用铸造工艺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难以适应现今公路桥梁建筑施工呈现出的周期分散、时间短、支座批量小等特点〔2]。而采用原支座设计,直接采用型材生产时,加工难度大,材料利用率低。据实际生产财务数据分析,在支座总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71%-89% ,其他费用成本(包括管理费、加工费等)占11%-29%。


盆式橡胶支座包括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大类。活动支座又区分为单向活动支座和双向活动支座。一般来说,桥梁固定端选用固定支座,活动端选用活动支座。例如:简支梁桥应在每跨的一端设置固定支座,另一端设置活动支座;连续梁桥应在每联中的一个桥墩上设置固定支座,其余墩台上均应设置活动支座。但若桥面较宽,固定端的两个支座间距较大,横桥向伸缩值不容忽视时,固定端就不能使用固定支座,而是使用单向活动支座,将其旋转90度置于梁下,这样既能保证纵桥向的固定作用,又能起到横桥向的活动作用。此外,为了减小墩台的受力,对于简支梁桥,宜将固定支座布置在标高低的墩台上;对于连续梁桥,为使全梁的纵向变形分散在梁的两端,宜将固定支座布置在靠中间的支点处。
双向活动支座能在水平面内向任意方向移动。因此,弯桥的活动墩台上应选择这种支座。至于单向活动支座,成品盆式橡胶支座,可在直桥中使用。但应注意,只有当活动墩上只有一个支座,或者支座间横向温度伸缩量很小的情况下才宜采用。
承载力选择;
承载力是盆式橡胶支座的重要指标。在求得桥梁的恒载和活载支座反力之和后,便可确定所选用的盆式橡胶支座的容许承载力。确定支座容许承载力时,一般应使支座的反力不要超过其容许承载力的5%。但需要注意的是,支座的容许承载力并不是选择愈大愈好,这是因为一:容许承载力大,支座尺寸也就较大,这样会加大墩台尺寸,不仅造成浪费,也不美观。二:更重要的是支座中四氟活板的摩擦系数与支座正压力成反比,如果支座反力比支座容许承载力小得多,则摩擦系数会大大增加,导致墩台和基础所受的水平力大幅度增加,这将极为不利。因此设计时不必担心支座的安全储备。
位移量的计算;
为了增加行车的平顺,大型桥梁中的伸缩缝间距都很大,这就需要有大位移量的支座。每个级别的活动支座都有大、小两种位移量。因此,在设计盆式橡胶支座时,需要计算活动支座的纵桥向位移量。支座纵桥向的位移量应包括温度变化、混凝土徐变、混凝土干缩引起的位移和汽车制动力引起的位移。支座横桥向的位移一般均能满足要求,不需验算。
盆式橡胶支座安装方法如下:对于现浇梁的橡胶支座安装
A、要在桥墩的支承垫石应预留套筒孔,孔的尺寸应为两倍至三倍套筒的直径,尝试稍大于套筒的长度。保正桥墩支承垫按设计图标出支座位置中心线。B、支座顶板和底板上下面调平,对于活动支座,根据安装时的温度按要求预设一定的位移量,JPZ(II)盆式橡胶支座,然后用四块钢板连接牢固。(此步骤在厂内已经完成,已特殊情况不需调整。)
C、对于整体吊装支座,将螺栓穿过支座底板和顶板的螺栓孔后扭入套筒内,套筒与支座底板和顶板之间宜设置一层橡胶垫圈(对于某些规格的固定支座必须拆除四块连接钢板,将支座顶板旋转一定角度以错开底板和顶板的螺栓孔位置后才能安装螺栓,然后将支座顶板旋转回原位,坚固好四块连接钢板)。找正纵、横向设计中心位置就位,使套筒插入垫石预留套筒孔内,盆式橡胶支座,用四块钢楔块调整支座水平至设计标高,支座底板高出垫石顶面20~50mm,并使支座的四角高差在承载力≤5MN时不得大于1mm,在承载力>5MN时不得大于2mm。
D、用环氧砂浆或无收缩砂浆灌注预留套筒孔内支座底板垫层,待砂浆硬化后拆除四块钢锲块,GPZ(II)盆式橡胶支座,并用砂浆填满空位,砂浆要求灌注实密实。将支座顶板作为现浇梁模板的一部分进行浇注。为防止漏浆,可在顶板与模板之间四周空隙处用纱布或软木填充。以后拆除模板时再除去。E、一定要保正现浇梁体形成整体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张拉梁预应力之前,拆除四块连接钢板,以免梁的正常转动和位移受到约束。对于活动支座,用酒精或清洁不锈钢表面,再安装支座的围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