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得到微孔结构,必须对泡孔长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避免泡孔合并。阻止泡孔合并通常采用两个措施:
①在微孔发泡前,通过螺杆均化段冷却或热交换器对已形成的聚合物一气体均相体系均匀冷却,因为温度降低会增加聚合物熔体强度,从而使泡壁不易碎裂;
②在泡孔长大过程中,在聚合物熔体中维持一定的压力,因为epp保温箱增大熔体压力将会使平衡时的气泡半径减小,泡孔间距变大。
中部为一个特殊的加热装置8,该装置使通过它的超临界熔体呈动态不稳定状态,即:epp保温箱使熔体从190℃在1s内升至245℃,从而完成使熔解在熔体的气体突然呈现无数气核的状态并进入容腔后部。

经典成核理论虽然考虑到了聚合物大分子链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体系势能的变化以及气体过饱和引起的自由能的变化,却没有考虑到聚合物本身性质对气泡成核的影响,无法预测临界气泡核的大小,所以对微孔塑料成核过程中的许多现象无法解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微孔成核的动力是均相聚合物一气体体系的气体过饱和度。由于epp泡沫箱微孔结构需比传统发泡高3个数量级)根据经典成核理论,成核率和溶解于聚合物中的气体量成正比,因此微孔成核装在实验室中用得多的一种成核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流量受到限制。
epp泡沫箱成核阶段主要决定微孔塑料中泡孔的密度和分快定泡孔的大小、形状、开闭和分布状况。

***压力、背压及模腔压力的控制。塑料熔体中所溶解的气体能否离析出来形成气泡、气泡能否膨胀,这些都与气体在熔体中的溶解度及所受压力有关。通过定量地控制压力(或温度)的改变使塑料体系中的气体呈现过饱和状态,从而在很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气泡核。
***压力主要用来压送塑料熔体以要求的速度充模,将压力能转化为速度能,并克服塑料熔体在通过喷嘴、浇道系统及模腔时遇到的摩擦阻力。同时,它直接影响气体在熔体中的溶解量。
为了使微孔塑料制品泡孔均匀细密,epp泡沫箱应防止含有发泡剂的塑料熔体提前在机筒中发泡,还应保证气体在塑料熔体中的完全溶解状态。为此,背压必须大于气体在熔体中发泡膨胀的临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