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制机制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如今也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依靠和底气。当前,“***”交汇点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园区以实干为笔,用制度红利为“一号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助力苏州打造世l界级生物医l药产业地l标。年内,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到2025年,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拥有上市企业50家,Protein A 介质,产业竞争力在高新区保持第l一;到2035年,将成为生物医l药产业发展……展开辖区生物医l药产业的发展蓝图,园区上下正一步一个脚印擘画未来——围绕产业链做强产业链,加速布局药l物、前沿诊疗技术、高l端医l疗器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支撑产业、产业链配套支撑服务体系;围绕产业链布局链,已吸引中国科技大学、牛津大学等31所国内外知l名高校入驻,并集聚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14家“***队”科研院所;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今年设立规模20亿元的天使母基l金和规模100亿元的引导基l金等;围绕产业链部署服务链,率l先出台生物医l药人才专项政策15条等配套服务政策……
苏企10年研发神奇“粉末”,生物制药“卡脖子”难题!
下游分离纯化用层析介质
被列为35项科技“卡脖子”技术之一
今天,看苏州记者
在苏州企业纳微科技公司看到了
经过10年才研发出来的“粉末”。
神奇的“粉末”
用于生物制药中的分离纯化
它,连续流层析,改变了国内微球材料进口垄断局面!
单从外形来看,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微科技”)研发的用于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的产品就像面粉一样,但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这些非常有规则的小球就是微球,肉眼看这些微球不大,Protein A层析介质,其实它的表面积非常大。如果将其摊开来看,每克甚至可以达到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纳微科技市场总监林海春向看苏州记者介绍。
正是因为微球的表面积大,所以才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这一特性使得微球对某些物质具有特定的吸附能力,就可以把目标生物活性药l物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生物制药的生产一般可分为上游发酵过程和下游分离纯化过程。一款生物制药经上游发酵后,必须要经过提纯,提取出其中有用的分子,才可以成功面世。
通俗来讲,就是***的制作并不是单一研发、发酵那么简单,必须要经过提纯,提取出有用的物质,才可以成为一款老百姓可使用的***。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中国用于生物制药分离纯化层析介质微球基本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且面临着断货威胁。
“该技术材料市场90%都由外国企业所占领,由于行业垄断的缘故,企业每年都会涨价10%。”林海春说。
为了改变国内微球材料进口垄断局面,2007年起,纳微科技走上了一条长达10多年的埋头研发之路。
首先分离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从无序到有序的分离过程是一个熵减过程,因此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分离技术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生物分子需要进行分离。生物分子具有种类多、结构复杂、稳定性差、浓度低等特点。从简单到只有一个单元的氨基酸,到几十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再到上百个氨基酸组成的三维结构的蛋白,其分子量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环境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不稳定,层析介质,因此分离难度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多肽及蛋白被广泛地用于生物制药,随着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其分离方法也相对成熟。
Protein A 介质-层析介质-纳微科技公司由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色谱分析柱,色谱填料,MagneStar磁珠,光扩散微球”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任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