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制造渐变折射率PMMA通体导光条?
在生产渐变折射率通体导光条的方法当中,使用了MMA单体和提高折射率掺杂物的混合物,将其置于PMMA管道中并加热。MMA渗透内部管壁,生成一种膨胀的“凝胶”相,在其中形成了聚合物。较大的掺杂物分子有一部分从胶体相中被析出,并且当聚合向内部扩展时,掺杂物逐渐越来越集中在预成形的中心部。当预成形聚合时,掺杂物形成了具有渐变折射率的光纤芯,外层包覆的PMMA管道作为包层。
此类渐变折射率PMMA通体导光条能够提供比较宽的频带宽度。但是和传统的阶跃折射率PMMA光纤一样,此类光纤仅于可见光波长。

通体导光条导光条末端发黄发雾的原因
1)通体导光条结构设计缺陷,主要是末端光通衰弱导致,异常为导光条光反射和折射角不合理造成,此部分建议使用光学模拟软件对制品结构确认
2)注塑生产周期过长,造成材料降解,建议控制材料在螺杆内停留时间超过6分钟为佳
导光条发雾:
1)模具温度低,建议模具温度控制100-120℃
2)排查材料是否污染
3)材料干燥不足
4)产品进光源位置距离设计缺陷

通体导光条导光条发黄的原因
1)材料干燥不足,材料干燥要求含水率不高于0.02%,干燥条件110℃,4小时
2)材料成型温度过;本人异常处理多家导光条生产注塑工厂,大多是这个原因造成发黄,针对市场主流材料生产合理工艺控制,建议成型温度240-270℃,尽量靠低,这主要是因为这类材料通常是高流动性,低分子PC材料,温度过高会导致材料发黄,部分工厂技术人员会担心这么低的成型温度生产PC是不合理的会刻意提高温度,这就错了,主要是这类无定型流动性高,所以较低的成型温度也和满足产品成型要求
3)机台料管温度控制异常,和实际不符,建议实际量测温度
4)检查螺杆、螺杆头部三件套有无磨损,磨损部位易在螺杆加料过程中造成材料剪切过热降解发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