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回灌方式是重要的。从平面布置上讲,回灌井的布置有“混杂排列”和“边对边排列”两种。前者是生产井和回灌井穿插排列,保持一定的距离;后者是生产井在一边,回灌井在另一边,中间有较远的距离。对这两种排列方式的优劣,行家们看法不一。有的支持边对边回灌方式,认为这种方式对裂隙热储层合适。热储层热导率大,水流速度快(已观测到示踪剂重现速度达100m/h),生产井若离回灌井近,就会发生热干扰。但像巴黎盆地那种孔隙型热储层,生产井和回灌井成为对井,距离约为1km,计算表明,生产井温度可以保持30年,以后逐渐降低。温度下降是缓慢的,可能要5年才下降1~2℃。这些,都和热储有关。回灌井深度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可以比生产井浅、相同或深。
回灌设备运行前准备工作
回灌设备操作原则
(1) 地热供暖后尾水经过过滤、排气后,利用自然回灌或加压回灌方式,至回灌井中,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回灌设备系统图。
(2) 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熟悉地热水回灌系统,掌握各种设备操作要领。
(3) 系统运行前认真检查一次;井口装置、过滤装置等要试运行,查看设备状况是否良好、运行是否正常。
地热供热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地热水热量的计算和地热供热面积的确定、地热供热方案的设计以及终端散热设备的选择。
1、地热水热量的分析
2、确定地热供热面积
根据所在地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基本资料,可以估算地热井可开采的热量,特别注意的是群井的开采热量与井数和井距有很大关系。另外地热供热系统的开采井应尽可能靠近使用区以减少输送热水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