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管壳式热交换器,则必须合理确定管程数和壳程形式,管程数有1~12程多种,常用的有1,2,4管程,管程数增加,管内流速增加,传热系数也增加,但管内流速受管程压降等限制。
外壳程度也有多种形式,如单壳程度、双壳程度等,管束支撑形式也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如常用的圆缺形折流板、环盘折流板、螺旋折流板、折流杆支撑等。
热交换器管径越小,热交换器越紧凑,越便宜,但管径越小,热交换器的压降就越大,热交换器在管板上的布置主要有方形和三角形两种形式,三角形布置有利于壳程流体的湍流,方形布置有利于壳程清洗。

换热设备运行阶段污垢的控制
1、维持设计条件
由于在设计换热器时,采用了过余的换热面积,在运行时,为满足工艺需要,需调节流速和温度,从而与设计条件不同,然而应通过旁路系统尽量维持设计条件(流速和温度)以延长运行时间,推迟污垢的发生。
2、运行参数控制
在换热器运行时,进口物料条件可能变化,因此要定期测试流体中结垢物质的含量、颗粒大小和液体的pH值。
3、维修措施良好
换热设备维修过程中产生的焊点、划痕等可能加速结垢过程形成,流速分布不均可能加速腐蚀,流体泄漏到冷却水中,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对空气冷却器周围空气中灰尘缺少排除措施,能加速颗粒沉积和换热器的化学反应结垢的形成。用不洁净的水进行水压试验,可引起腐蚀污垢的加速形成。
4、使用添加剂
针对不同类型结垢机理,可用不同的添加剂来减少或消除结垢形成。如生物灭剂、结晶改良剂、分散剂、絮凝剂、缓蚀剂、化学反应和适用于燃烧系统中防止结垢的添加剂等。
5、减少流体中结垢物质浓度
通常,结垢随着流体中结垢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于颗粒污垢可通过过滤、凝聚与沉淀来去除。对于结疤类物质,可通过离子交换或化学处理来去除。

换热设备装置启动之后,一般整个设备都是可以正常启动,这个时候设备开始换热,该装置启动之前,需要看看设备是否符合以下条件,因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做到启动:
1、生活水系统:启动生活用水循环泵,将级管投入换热器,控制级管网供水阀门,调整生活用水水温。
2、软化水系统: 启动间接取水水箱出口阀门,软化水系统充满水后,进行软水制备,启动补水泵对二级管网对换热设备进行补水。
3、汽水交换系统:汽水交换设备启动前,先将二级管网水系统充满水,启动循环水泵后,再开启蒸汽阀门进行汽水交换。
4、水水交换系统:冲水完毕,调整定压参数,投入换热设备,启动二级水泵。
5、按各自不同系统制定的具体操作规定进行,以免向受压或压查过大而造成损坏。
换热设备装置启动,要求以上五个条件同时符合才能做好设备的装置启动,如果难以启动,可以先看看以上五个条件是否达到了,要创造条件,让它的换热效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