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超薄导光条的优点吗?
自推出以来,超薄导光条已被用于各种场所,并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五星好评。然而,这种受消费者欢迎的导光条有什么好处?
超薄导光条的光转化率很高。换句话说,在相同色度的总面积下,发光,功能损耗低。在相同色度下,可以使用较薄的产品来降低成本。导光条令人钦佩的优点是环保节能。此外,由于主要厂家选择了的导光条发光技术,使光源对称、环保、耐用可靠,可应用于室内外,整体性非常丰富。

塑料光纤的加工
超薄导光条的切割、布线、粘结、抛光和其他加工容易。由于有较大直径, 塑料光纤安装和与器件、光源、探测器等的连接变得容易和低成本,非专门人士也能胜任这些操作。准备超薄导光条的连接不超过1分钟,也不需要特别的工具。即使是简单的剪刀也可以用来切割塑料光纤。超薄导光条收发模块使用650nm波长的红光,非常安全,使用者可见也容易判断光纤的连接是否成功。另外,塑料光纤的连接对端面藏留的灰尘和碎屑不敏感。
超薄导光条的频带宽度
直至90年代早期,超薄导光条并不具有很高的频带宽度,并且也很少有关于超薄导光条实现的高比特率传输的案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用于塑料光纤的激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
然而在1994年,日本电气公司报道说,他们在超薄导光条上成功地实现了2.5Gbps的数据传输。从那时起,更多人把兴趣集中在超薄导光条数据链路上。
从那以后,在低衰减的PF-聚合物渐变折射率塑料光纤上开发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位速度-距离产品。然后在1999年,贝尔实验室和Lucent在100米的PF-聚合物渐变折射率塑料光纤上,使用1300nm波长的光完成了11Gb/sec的冲击演示。这更加刺激了对更高频带宽度塑料光纤的开发。
限制多模光纤频带宽度的主要因素是模色散现象。已经通过优化折射率分布纤维芯区域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塑料光纤来说,这种优化不仅降低了模色散,而且也降低了材料和折射率分布色散。
可以通过测量取决于聚合物折射率的波长,来估计塑料光缆的材料和折射率分布色散。应当注意的是,PF聚合物的材料色散要小于近红外区域的硅质色散。
有报道称,在长度为100米的距离上,基于PMMA的渐变折射率塑料光纤的大频带宽度大约在3Gbps。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材料色散的控制。
对于基于SiO2-GeO2的多模光纤来说,为了实现在100米到300米距离之上的几个十亿比特每秒的传输数据,有必要对规定的波长实施的折射率分布控制。这是因为频带宽度对波长的依赖性要比PF聚合物的波长依赖性大很多,而且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基于PF-聚合物的渐变折射率塑料光纤来说,使用狭窄谱线宽度的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能够在很宽的波长范围(600nm到1600nm)内实现超过十亿比特的传输速度。这在以硅为基础的且比PF聚合物的材料色散更大的多模光纤上并不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