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用不同色母粒,着色树脂与母粒的配比主要使产品获得预期理想的色泽效果,并且制品
表面色泽均匀,没有条纹和斑点。下面是参考配比系列。
a:1:100,用户认为较为经济,但是一般不要采用,如混炼不好,很容易出现颜料分
散不均匀的现象。
b:1:50,用于塑料一般制品,PE、PP色母粒较多这一比例。
c:1:33~1:25,使用于ABS塑料。
d:1:20,用于GAO级塑料制品,包括聚烯烃、ABS,并广泛用于注塑、吹塑、纺丝等
工艺。
e:1:20以下,一般用于化妆品容器着色或较多用于小型号注塑机,这是为了更好
地均匀混合,避免色差,因此配比较高一些。

色母染色的注塑件色差大的原因有哪些?
注塑过程以及制品成品可能产品色差,这种情况对制品性能影响较小,但非常影响外观。为什么用色母染色的注塑件色差大呢?
1、塑料产品的色质取决于色母基色的好坏。色母的热稳定性、分散性、遮盖能力,不仅是检验色母品质的指标,同色差也存在联系;
2、色母同原料混合分散不均;
3、色母粒比重大,容易沉淀;
添加量过量会使加工成型困难,影响成品尺寸并降低其力学性能。在制备色母粒时,添加聚乙烯蜡作为分散剂,使颜料容易分散;另外减小了聚合物份子链的缠结感化,对聚合物份子链起到了光滑感化,加快聚合物份子的活动,从而改进共混物的加工性能。
某些塑料的成型条件比较苛刻,如成型温度高、时间长,要考虑到助剂能否适应。在加工方面对塑料助剂的要求是加工温度下不分解、不挥发和升华。同时,还要注意塑料助剂对加工设备和模具可能产生的腐蚀作用。不同聚合物的加工条件不同,同一种聚合物,由于加工成型的方法不同,所需要的塑料助剂也可能不同。总之,选用的塑料助剂对加工条件应具备适用性。
塑料配方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实现塑料助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助剂配合使用时,要有协同效应。因为一种塑料在成型时往往使用多种助剂,这些助剂处于同一体系中,彼此之间会产生影响。如果配合得当,不同助剂之间会产生增效作用,即起到“协同效应”。配方选择不当时,不同助剂之间可能会产生“对抗作用”,彼此削弱各种助剂原有的效能,这应该尽力避免。另外,不同的塑料助剂之间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引起变色等情况,故这也应该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