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数控车床由于其价格经济自动化程度又高,因此在机加工行业中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使用。经济型数控车床在普通车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程度却得到极大提高。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构成,通过控制程序,控制机床的纵向及横向进给装置及换刀装置,自动完成零件的加工。经济型数控车床程序启动后,步进电机抖动不转,一般是步进电机或其控制系统断相造成的。可能是步进电机本身的故障也可能是其驱动电路的故障。首先检查步进电机的连接插头是否接触良好,若连接插头接触良好,可再将没有故障的一相电机调换过来,若调换电机后运行正常,则说明原步进电机有故障,若调换电机后仍不能正常工作,则说明其控制部分不正常,可***检查驱动板上的大功率三极管极其保护元件释放二极管,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元件损坏的几率比较大。
数控车床对进给传动机构的要求
数控车床的进给传动系统常用伺服进给系统来工作。伺服进给系统的作用是根据数控系统传来的指令消息,进行放大以后控制执行部件的运动,不仅控制进给运动的速度,而且还要控制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移动位置和轨迹。一个典型的数控车床闭环控制的进给系统,通常由位置比较,放大部件,驱动单元,机械进给传动机构和检测反馈元件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数控车床的机械进给传动机构是指将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变为工作台或刀架直线进给运动的整个机械传动链,主要包括减速装置,丝杆螺母副,导向部件及其支承件等。 为确保数控车床进给系统的传动精度,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对进给机构提出了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率以及有适宜阻尼比等要求。为达到这些要求,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尽量采用低摩擦的传动,如采用静压导轨,滚动导轨和滚珠丝杆等,以减少摩擦力。采用传动比,以提高机床分辨率,使工作台尽可能大地加速,以达到跟踪指令,使系统折算到驱动轴上的传动惯量尽量小。缩短传动链以及用预紧的办法提高传动系统的刚度,如采用电动机直接驱动丝杆,应有预加负载的滚动导轨和滚动丝杆副,丝杆支承设计成两端向固定的,并可用预拉伸的结构等办法来提高传动系统的刚度。 数控车床进给机构是伺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具有较高的***精度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系统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稳定性要好。尽量消除传动间隙,减少反向死区误差,如采用消除间隙的联轴器,采用有消除间隙措施的传动副等。
小型数控车床的液压动力站部分可作为一个模块置于机床后面。在需用尾座的大批量加工时,可加装液压尾座系统,使之成为另一个可操作模块,共用同一液压动力系统。在加工中,当程序运行至需要进行变速状态时,数控系统先发出停车信号,然后程序发出控制信号使液压泵起动供油,同时液压系统的电磁阀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吸合,向变速油缸供油,使活塞杆伸出或退回,推动拨叉使齿轮进行变速,当齿轮移动到位后,凸轮触动微动开关,反馈信号至数控系统,则变速结束,程序继续向下运行执行加工工件。小型数控车床主轴变速模块安装在主轴箱上,其由支架、油缸及油管、微动开关等组成。支架长宽尺寸与主轴箱顶部尺寸相同,整个主轴变速模块安装在主轴箱上面原用于安装盖板用的四个螺钉孔上,并加打***销孔以作模块的***。支架中部有隔板支撑,变速油缸固定在隔板上,并位于所要控制滑移的齿轮轴正上方,与导向轴同轴;油缸活塞杆位于导向轴内,与变速拨叉通过销轴联接;变速拨叉套在导向轴上,可在活塞杆的带动下沿导向轴来回移动;导向轴为中空并开有导向槽,以便活塞杆与变速拨叉联接,导向轴由销轴固定在支架上;两个齿轮变位拨叉均为向下垂直结构,分别卡在对应的滑移齿轮的变速凹槽内。变速时油缸供油,则活塞杆通过销轴带动滑移拨叉移动滑移齿轮,使齿轮进行变速啮合,齿轮到位后由拨叉上的凸块触动盖板上的微动开关,发出齿轮到位信号,则为变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