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制品用途广泛,但白色垃圾危害深远。早在2008年6月1日,北京就开始执行“限塑令”,但因为商户和老百姓使用习惯难改,再加上监管困难,推行效果始终不理想。减塑行动道阻且长,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任务,宣传动员、破除梗阻、循序渐进,无疑是禁限塑的必经之路。从旧版“限塑令”对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要求,到新版“限塑令”不再拘泥于消费层面的举措,***在不断加强对塑料垃圾的系统性治理;从今年5月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到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各部门发布“减塑”工作方案,北京市也在加快建设“减塑”领域的各项标准规范。
新的半纤维素共混材料可以提供一种廉价而丰富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研究小组将不同量的棕榈油果渣中的半纤维素与羧纤维素混合。然后将其制成不同厚度的生物聚合物薄膜(均小于十分之一毫米)。对薄膜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有60%半纤维素的薄膜具有制备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的性能。 这种新的半纤维素共混材料可以提供一种廉价而丰富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它为污染严重的不可生物降解塑料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替代品。虽然从棕榈油工业废料中生产生物聚合物并不能阻止与之有关的森林砍伐,但使用这种副产品可以增加作物的价值,正如作者所说:“他们还希望通过加入添加剂使含半纤维素的薄膜具有电子或光催化活性,这将增加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今年年初,***发布“升级版限塑令”。京版“限塑10条”,是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的落地措施。征求意见稿对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等六大行业的禁限塑举措作出阶段性安排,要求强化减塑力度,严控一次性塑料制品向自然环境***;同时,要求在各体育场馆、旅游景区、文化设施、交通场站等四类***场所,在河道、公路、铁路、背街小巷等四类***沿线,协同推动塑料污染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