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
齿轮的功用及类型
齿轮的传动是机械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递动力、变速换向功用。
齿轮的类型:按齿轮传动轴线的相互位置可分为三类--平行轴线传动、相交轴线传动和交错轴线传动。
平行轴线传动的齿轮有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人字齿圆柱齿轮。
齿轮
齿轮加工生产的形式
齿轮生产的形式按照齿面按硬度可区分为硬齿面和软齿面两种:
1)硬齿面:齿面硬度HB>350。这种齿轮生产的承载能力高,在齿轮精切之后进行淬火、表面淬火或渗碳淬火,一般齿面硬度HR***5~65。但在热处理中,齿轮生产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形,因此在热处理之后须进行磨削、研磨或精切,以消除因变形产生的误差,提高齿轮的精度。如果硬齿面齿轮精度不够,口罩机齿轮厂家,其承载能力往往不如软齿面的。经渗氮处理的齿面硬度HV≥600,抗胶合能力较高。由于渗氮时温度较低,齿轮的变形很小,可不再进行机械加工,但渗氮层较薄,适于制造小尺寸的齿轮,但不能承受冲击载荷或磨料磨损。
齿条分为斜齿齿条和直齿齿条两种,分别和斜齿圆柱齿轮和直齿圆柱齿轮两种齿轮相互配合使用,齿条的齿廓为直线而不是渐开线,相当于一个无穷大的圆柱齿轮一样。齿条加工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是根据材料以及对齿条精度的要求不一样才选择正确的加工方式。
齿条加工的方式主要是有两种,针对一些精度比较高的、硬度非常大的齿条进行加工,包括对材料进行热处理、加工齿形等,采用的是两次线切割齿形以及两次齿形热处理的方式。在这其中次热处理是用来消除一下齿条材料的内应力,然后再进行次线切割齿形,齿形留2mm的余量就行;第二次采用热处理的方式使齿形的硬度能够达到使用的要求,再对齿条的两端进行堆焊铜层,在车线和消磨外圆之后,进行第二次线切割齿形,口罩机齿轮,达到齿条与外圆同轴的水平。
齿条经过这两次热处理和两次线切割齿形的循环交替进行,使得制成的齿条既克服热处理后材料容易出现淬透性的问题,还能够达到硬度的要求,又保证了齿形的要求,同时又能够提高了齿形与外圆的同轴度。所以这种方法有很大的优势,就是在保证齿形整体的硬度能够达到要求的同时,使得齿形的精度又能够符合设计的要求,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齿条的加工质量。

齿轮的市场需求十分可观
“十五”期间,中国齿轮行业总产值由250亿元增长到5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接近20%,齿轮,五年间上升了一倍,排名,销售规模上亿元企业超过50家,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目前在齿轮行业五大类产品、几百个系列、几千种产品中,出现一大批具有水平的产品。2006年中国齿轮行业的年产值是590亿,其中,车辆齿轮所占比例高达2/3。汽车工业的带动是齿轮模具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