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深入到了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随着数控车床的应用,撞车事故也是屡见不鲜,成为数控车床发展中常见的问题。数控车床造价高昂,一旦发生撞车,就会使车床的刀具发生损害,严重的话会降低车床的精度,使得机床部分受损,甚至还会让车床直接报废。有的工人还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提高车床的工作效率,降低车床的撞车率,已经成为***问题。数控车床发生碰撞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对刀具的直径和长度输入错误;2、对工件的尺寸和其他相关的几何尺寸输入错误以及工件的初始位置***错误;3、小数控车床厂家的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设置错误,或者机床零点在加工过程中被重置,而产生变化,机床碰撞大多发生在机床快速移动过程中,这时候发生的碰撞的危害也更大,应避免。所以操作者要特别注意数控车床在执行程序的初始阶段和机床在更换刀具的时候,此时一旦程序编辑错误,刀具的直径和长度输入错误,那么就很容易发生碰撞
数控车床的导轨形式竟然现在才知到
导轨副是数控车床的重要部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数控机床的刚度、精度和精度保持性。数控车床的导轨必需具有较高的导向精度、高刚度、高耐磨性,机床在高速进给时不振动、低速进给时不爬行等特性。目前数控车床使用的导轨主要有塑料滑动导轨、滚动导轨和静压导轨三种。 数控车床所使用的滑动导轨材料为铸铁对塑料或镶钢对塑料滑动导轨。导轨塑料常用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和环氧型耐磨导轨涂层两类。 关于直线滚动导轨,它的安装形式可以水平、竖直或倾斜,可以两根或多根平行安装,也可以把两根或多根短导轨接长,以适应各种行程和用途的需要。采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可以简化机床导轨部分的设计、制造和装配工作。滚动导轨副安装基面的精度要求不太高,通常只要精铣或精刨。由于直线滚动导轨对误差有均化作用,安装基面的误差不会完全反映到滑座的运动上来;通常滑座的运动误差约为基面误差的1/3。导轨和滑块座与侧基面靠上***台阶后,应先从另一面顶紧然后再固定。 导轨安装步骤: 1.将导轨基准面紧靠机床装配表面的侧基面,对准螺孔,将导轨轻轻地用螺栓予以固定; 2.上紧导轨侧面的顶紧装置,使导轨基准侧面紧紧靠贴床身的侧面; 3.按规定参考值,用力矩扳手拧紧导轨的安装螺钉;从中间开始按交叉顺序向两端拧紧。 滑块座安装步骤如下: 1.将工作台置于滑块座的平面上,并对准安装螺钉孔,轻轻地压紧; 2.拧紧基准侧滑块座侧面的压紧装置,使滑块座基准侧面紧紧靠贴工作台的侧基面; 3.按对角线顺序拧紧基准侧和非基准侧滑块座上各个螺钉。 安装完毕后,检查其全行程内运行是否轻便、灵活,有无打顿、阻滞现象;摩擦阻力在全行程内不应有明显的变化。达到上述要求后,检查工作台的运行直线度、平行度是否符合要求。
从全自动数控车床整机上取出某块线路板时,应注意记录其相对应的位置,连接的电缆号,对于固定安装的线路板,还应按前后取下相应的压接部件及螺钉作记录。拆卸下的压件及螺钉应放在专门的盒内,以免丢失,装配后,盒内的东西应全部用上,否则装配不完整。 (2)电烙铁应放在顺手的前方,远离维修线路板。烙铁头应作适当的修整,以适应集成电路的焊接,并避免焊接时碰伤别的元器件。 (3)测量线路间的阻值时,应断电源,测阻值时应红黑表笔互换测量两次,以阻值大的为参考值。 (4)线路板上大多刷有阻焊膜,因此测量时应找到相应的焊点作为测试点,不要铲除焊膜,有的板子全部刷有绝缘层,则只有在焊点处用刀片刮开绝缘层。 (5)全自动数控车床不应随意切断印刷线路。有的维修人员具有一定的家电维修经验,习惯断线检查,但数控设备上的线路板大多是双面金属孔板或多层孔化板,印刷线路细而密,一旦切断不易焊接,且切线时易切断相邻的线,再则有的点,在切断某一根线时,并不能使其和线路脱离,需要同时切断几根线才行。 (6)不应随意拆换元器件。有的维修人员在没有确定故障元件的情况下只是凭感觉那一个元件坏了,就立即拆换,这样误判率较高,拆下的元件人为损坏率也较高。 (7)拆卸元件时应使用吸锡器及吸锡绳,切忌硬取。全自动数控车床同一焊盘不应长时间加热及重复拆卸,以免损坏焊盘。 (8)更换新的器件,其引脚应作适当的处理,焊接中不应使用酸性焊油。 (9)记录线路上的开关,跳线位置,不应随意改变。进行两极以上的对照检查时,或互换元器件时注意标记各板上的元件,以免错乱,致使好板亦不能工作。 (10)查清线路板的电源配置及种类,根据检查的需要,可分别供电或全部供电。应注意高压,有的线路板直接接入高压,或板内有高压发生器,需适当绝缘,操作时应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