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煤棒机的机身内有4-5块螺旋叶轮,工作时由转动的叶轮从加料口夹入原煤,并将煤向前推进,原煤逐渐被压缩,颗粒紧密靠拢,同时又产生比较大的搅动和混合从而挤出煤棒。因此,要想制作质量好、强度高的煤棒,除了具备好的原料和好的粘结剂、合理的配料比、好的煤棒机设备外,还应要求操作人员会合理的调整叶片,并能熟练地掌握运用。
煤棒机的这四片叶轮一块起到传料作用;二块起到压料作用;第三块起熟料作用;第四块起到保证出棒速度、强度作用。生产过程中将工作电流控制在A时,叶片和内胆会出现正常磨损,磨损过多,螺旋推力不足,要及时调整或更换。一般情况下,叶片连续使用4--8 h应检查调换1次。
不同情况下调整叶片的方法:
夏天,水分小、煤干时应适当调长,阴雨天,视潮湿情况应适当调短;机头眼小时叶片调长,机头眼大时叶片调短;煤干湿适中调长,第三块叶片可调大一点,煤湿时叶片调短,第三块叶片调小一点;粉料杂质少时调长,杂质含量多时调短;粉煤粒大时调长,粉煤粒小(细)时调短;配液量少或配液不均匀时调长,进料量要适当放小一点;机身内胆被磨损,应将二、四块叶片调换大一点,木炭挤棒机价格,叶片相应调短,二、四块叶片间距调大。特殊情况下,为保证煤棒质量,还可以将第三块叶片往后错一个方位作调整处理,同样可以保证煤棒质量和出棒速度。
了解过木炭粉成型机设备生产流程的朋友都知道,制作木炭的原料首先都是需要用烘干机烘干的,原料的含水量要控制在8-12%之间,因为这样的原料加工出来的半成品木炭是好的,太干或太湿都是不易成型的,会导致半成品木炭出现裂纹或断棒等问题。
有的客户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原料烘干达到标准要求了为什么还会出现以上问题呢?在这里兴中机械告诉您,有可能是您的原料烘干后没有及时制棒,间隔时间长了甚至是隔天才制的棒,这些也会造成以上问题。
我们都知道空气中是含有相应的水份的,这个随天气和地域的不同湿度也不太一样。而烘干后的原料虽说当时是达到了标准,如果您立即制棒这个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您不进行下一个流程,长时间的让原料暴露在空气中,它是会吸收空气里的水份的,自动木炭挤棒机,时间越长附着的湿度就越大,可能就会超过标准含水量要求,这样就会不利于制棒机的加工成型了。那么烘干后的原料多长时间内加工完比较好呢,我们通过客户的多方回访总结了一下,烘干后的原料在6小时以内进行制棒,木炭挤棒机图片,超过6小时就会有一些影响了。所以说客户朋友们不仅要在烘干时注意原料的含水量,还应该注意烘干后的原料不要错过了制棒时间。
煤棒机是利用螺旋挤压的原理,将调制好的粉煤压缩成具有相应强度的预定形状的煤棒成型设备。
煤棒机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利用粉煤、降低生产成本,但其固定碳含量、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等指标与块煤相比有一些差距,须加以弥补。
1、煤要足够细,特别是硬度大、弹性高、亲水性差,成型效果不好的原煤,因此须将原煤粉碎至3 mm以下,以增加粒子接触表面,改善其成型性能。
2、目前较好的煤棒成型粘结剂是腐植酸钠,以泥炭、褐煤、风化煤等为原料,以含碱的热水提取,制成含腐植酸钠的混和液。原料的加入量视腐植酸含量和造气用煤的成型性能而定。
3、堆沤使粘结剂与水份有足够的时间均匀渗入原煤颗粒,这是保证煤棒热稳定性的一个不可少的环节,作造气原料时堆沤时间应不少于48 h。
4、煤棒直径以φ18-φ22为宜,过大难以烧透,使返焦增多。煤棒机头出料口直径为φ18,随着运行的磨损,木炭挤棒机,出料口会逐渐变大,当大于φ22时就应更换机头,以保证煤棒的质量。
5、煤棒的强度对造气水平影响很大,是企业生产的主要控制指标。煤棒强度的测定一般可采取落下试验,即每次取棒样10个,从1 m高度反复落下至纵向破碎裂开,一般以6次以上为合格,合格率达到90%即可。
6、冷煤棒入炉也很重要,刚制出的煤棒水份在14%左右,为使其水份在入炉前迅速蒸发,一般企业每台造气炉配50台空心斗车,至入炉时煤棒水份可降低2%~4%,既增加了其冷态强度和热稳定性,也避免了入炉后水份急剧蒸发所造成的粉化,同时也缩短了干燥干馏层厚度,增大了有效炭层,提高了制气强度。
7、南方地区春季雨水多,阴雨时期露天堆放的煤炭水份高达10%以上,这样的原料将无法添加足够的粘结剂。因此要配套足够的煤棚。
木炭挤棒机图片-木炭挤棒机-巩义兴中炭粉出棒机由巩义孝义兴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提供。巩义孝义兴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炭化炉,炭化机,连续式炭化机,木炭机,粉碎机,机制木炭机设备”的公司。自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以“诚信为本,稳健经营”的方针,勇于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使“兴中炭化机,兴中木炭机设备,”品牌拥有良好口碑。我们坚持“服务至上,用户至上”的原则,使巩义兴中机械在节能设备中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特别说明:本信息的图片和资料仅供参考,欢迎联系我们索取准确的资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