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有机负荷高。内循环提高了反应区的液相上升流速,强化了废水中有机物和颗粒污泥间的传质,使IC厌氧反应器的有机负荷远远高于普通UASB反应器。
②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性好。内循环的形成使得IC厌氧反应器反应区的实际水量远大于进水水量,例如在处理与啤酒废水浓度相当的废水时,循环流量可达进水流量的2~3倍;处理土豆加工废水时,循环流量可达10~20倍。循环水稀释了进水,提高了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酸碱调节能力,加之有第二反应区继续处理,通常运行很稳定。
③基建***省,占地面积少。在处理相同废水时,IC厌氧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是普通UASB的4倍左右,故其所需的容积仅为UASB的1/4~1/3,节省了基建***。加上IC厌氧反应器多采用高径比为4~8的瘦高型塔式外形,所以占地面积少,厌氧塔三相分离器,尤其适合用地紧张的企业。
④节能。IC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是在沼气的提升作用下实现的,厌氧塔厂家,不需外加动力,节省了回流的能源
厌氧塔工作原理
按功能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共分为5个区:混合区、厌氧区、第2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
混合区:反应器底部进水、颗粒污泥和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
厌氧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
气液分离区: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第2厌氧区:经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北京厌氧塔,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第2厌氧区。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对第2厌氧区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沉淀区:第2厌氧区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第2厌氧区污泥床。
从IC反应器工作原理中可见,反应器通过2层三相分离器来实现,获得高污泥浓度;通过大量沼气和内循环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
厌氧塔刚启动,为什么跑泥严重?
问题分析
检查污泥活性:到现场后,我们首先检查厌氧污泥的品质,如颜色、粒径、弹性、沉降性能、VSS/TSS、活性等,检查结果各项指标均正常。
检查化验精度:使用标准样品盲测,化验结果也都准确。
检查运行参数:厌氧反应器(厌氧塔)的温度35℃,egsb厌氧塔,PH值7.0左右,上升流速4~6m/h,进水TSS<500mg/L,预酸化度等各项指标均正常,氨氮、总磷的浓度也在正常比例范围。
既然各项指标均正常,而且以前运行时也未出现跑泥的问题,为什么一启动就跑泥呢?这就需要从启动调试入手查找原因。
通过查询运行记录发现:在厌氧塔系统启动时,施加的进水负荷约为0.05kgCOD/kgVSS.d,这时,厌氧出水的VFA约为280mg/l左右,为了加快启动进度,每当VFA降低至200mg/l,就会再增加0.02kgCOD/kgVSS.d。
厌氧反应器(厌氧塔)运行时,出水的VFA一般控制在200mg/l以下比较好。在这个项目中,再次启动时,虽然补充了足够量的厌氧污泥,但出水VFA一直比较高,说明其原因是“厌氧污泥的活性不够,提负荷速度过快,导致跑泥”。“活性不够”可能是本身污泥的活性不佳,也可能是部分污泥处于休眠状态,结合泥源是来自污泥储罐,处于休眠状态的实际情况,推断跑泥的原因是厌氧污泥活性***的比较慢,不能适应负荷提升速度。
厌氧塔厂家-北京厌氧塔-起源环保由山东起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山东起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污水处理设备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