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龙门铣床的加工原理根据零件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加工工艺,选择加工参数。通过手工编程或利用软件自动编程,将编号的加工程序输入到控制器。控制器对加工程序处理后,向伺服装置传送指令。
数控龙门铣床伺服装置是伺服电机发出控制信号。主轴电机使刀具旋转,X、Y、Z的伺服电机控制刀具和工件按一定的轨迹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工件的切削。
数控龙门铣床主要由床身、铣头、纵向工作台、横向床鞍、升降台、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能够完成基本的铣削、镗削、钻削、功螺纹及自动工作循环等工作,可加工各种形状复杂的凸轮、样板及模具零件等。
数控龙门铣床的编程差错,数控机床加工与一般机床加工不同,工件的加工精度不只与加工进程有关,而且与加工前编程阶段紧密相关。由于程序控制原理本身的原因。编程差错不可避免。 插补差错的影响,在经济型数控机床上加工工件,歪斜直线是经过刀具沿平面上两个坐标轴方向走折线而构成,这样形成工件表面呈锯齿状而构成插补差错。插补差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机床分辨率、脉冲均匀程度、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及插补办法与算法等。 插补的运算进程中,还会发生数控铣床、车床的累积差错,当它达到值时,会使机床发生移动和***差错,影响加工精度。以下办法可减小数控系统的累积差错: 1.尽量用方法编程,方法编程以某一固(工件坐标原点)为基准,每一段程序和整个加工进程都以此为基准。而增量方法编程,是曾经一点为基准,接连执行多段程序,必定发生累积差错。 2.插入回参考点,指令机床回参考点时,会使各坐标清零,这样便消除了数控系统运算的累积差错。在较长的程序中适当插人回参考点指令有益于保证加工精度。有换刀要求时,可回参考点换刀,这样一箭双雕。


普通铣床改造数控铣床的一般步骤
1.普通铣床机械部分设计, 对数控铣床的改造的部分就是对其纵、横进给机构的改造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改造,以便使其具有更加合理的结构和更的控制系统,便于其真正的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2.工作台的进给运动 因为改造后主要加工圆弧、凸轮一类的平面曲线轮廓,所以采用微机数控实现三坐标两轴联动控制,工作台纵向(轴)、横向(轴)及垂直方向(轴)的运动,分别由步进电动机经过一级齿轮减速后,由滚珠丝杠螺母副拖动。由于铣削时作用在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较大,所以要选择大功率的步进电动机。而大功率的步进电动机的驱动较困难,步进电动机没有过载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转矩下降很多,容易丢步。要使改造后的铣床进给伺服性能较好,在改造时采用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
3. 机械部分结构设计保留原机床的主轴旋转运动,工作台升降运动仍采用手动操作,纵、横向进给改造后既可机动进行复杂零件的计算机数控加工,又可手动操作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或用于数控加工前的对刀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