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案》规定,禁止随意丢弃、堆放、倾倒生活垃圾。推动再生资源利用回收网络和生活垃圾分类系统“两网融合”。支持电商平台、环卫部门、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在住宅小区、公共场所、办公楼宇、高等院校等区域设置快递包装等回收设施。加快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倾倒点排查整治工作,***解决城乡接合部、环境敏感区、道路交通服务区、坑塘沟渠等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导致的塑料污染问题。开展长江汉江沿线、水库湖泊沿岸塑料垃圾清理行动。推进农田残留地膜、化肥塑料包装等清理整治工作,逐步降低农田残留地膜量。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到2020年年底,西安市(含西咸新区)建成区的商场、超市、、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全市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到2022年年底,全市范围宾馆、酒店等场所禁止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的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以上,45毫米以下窄胶带使用率达到95%以上,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使用量。
如何判断一种材料是否可以生物降解,国际上和中国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标准。由于降解和环境条件相关,可降解塑料应该在产品上明确标识其在哪种环境下可以完全降解,并明确其依据的生产标准、材质、成分等信息。
使用可降解塑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随意丢弃该类制品,这类制品应该像传统塑料制品一样,统一进行垃圾分类与回收,按照合适的处置途径进行回收及再利用(包括物理回收再利用、化学回收再利用和生物回收如堆肥等)。
由于一次性制品在使用、回收和垃圾处置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小部分从密闭的垃圾处置系统中被无意泄漏到环境中,使用完全可降解塑料,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一种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