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种植方法,主要采取穴植法、沟植法和窄缝栽植法。
1.穴植法
穴植法适于根系发达的树种。即按预定的株行距定出栽植点,法桐种植穴的直径和深度要大于苗木根系。栽植时要扶正踩实,根系舒展,此法成活率高但效率低,适用于大苗移植。法桐种植穴要利于根系舒展,圆形或方形为宜,周边要垂直,防止锅底形(见图4-1)。
(a)正确(树穴上下一样,栽植浓度适宜,根系舒展);(b)不正确(树穴呈锅底形,栽植过深,根系卷曲)2.沟植法
沟植法是按预定的行距开沟,将苗木按一定株距垂直放入沟内,再培土扶正踏实。此法适于移植小苗。放置苗木时,要注意根系舒展。栽植深度一般比原苗木土印略深,以免下沉而露出苗根。
3.窄缝栽植法
此法适于垄作移植育苗。对于一些主根细长、侧根不发达的针叶树种小苗适于此法。在垄面上开缝,将苗木栽入窄缝内,合缝踩实。
(三)移植时须注意的事项
①法桐苗木移植时,好选择阴天和晴天无风的清晨和傍晚。切忌在雨天或土壤过湿时移植,此时土壤泥泞,根系不能伸展,又会***圃地的土壤结构。
②法桐苗木移植时,一定要做好苗木根系保湿。移栽前2~3天要灌足底水,起苗后,可将根系蘸黄泥浆,以防根系失水。移栽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③栽苗时,苗根要舒展,不能弯曲和窝根,苗要扶正。栽苗深度比原来苗木地径(土痕)深2cm,以免后土壤下沉,使苗根上部露出地面。
④法桐起苗及修剪的工具要锋利,以免对树体损伤过大,而影响成活。
法桐苗木移植育苗栽植过程
一、移植、定植的概念和作用
1.移植、定植的概念
法桐苗圃培育的法桐苗木,随着苗龄的增长,对生长空间、营养物质和光照、水分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此,在生产上就通过移植来加以解决。
(1)移植 又叫换床,即将法桐苗木从原育苗地移到另一个育苗地栽植的过程。
(2)法桐定植 经过移栽后的株行距,如果预计其营养面积能满足生长需要,而不再需要移植时,称为定植。
所以,法桐移植和定植是两个方法类同的工序,而性质上又有区别。这一环节是培育大苗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不断扩大株行距的移植,法桐苗木才能长大,才能培育出合格法桐苗木。
2.移植的作用
①法桐移植扩大了法桐苗木地上、地下的营养面积,改变了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使法桐苗木地上、地下生长良好。同时使根系和树冠有扩大的空间,可按园林绿化用苗的要求发展。
②法桐移植切去了部分主、侧根,使根系减少。移植后,促进了须根的发展,有利于法桐苗木生长,可提前达到法桐苗木出圃的规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法桐苗木移植成活率。
③移植中对根系、树冠进行必要、合理的修剪,人为调节了地上与地下生长的平衡,使培养的法桐苗木规格整齐、枝叶繁茂、树姿优美。
速生法桐和老式法桐的区别有哪些?
传统老式法桐和新式速生法桐的不同在哪里?近两年我们过多的关注新式速生法桐的优越性能,对于老式法桐都不太重视了。
传统老式法桐和新式速生法桐的不同在哪里?传统老式法桐首先没有速生法桐生长的快,再则从外观上一眼就能分辨,树皮不是很光滑,树干也不是很直。还有就是,传统法桐飞絮将来会比新式速生法桐的要多。
其它方面基本上没有区别,都是适应性非常强的落叶乔木,树形整体高大壮观,吸附有***体非常强,非常适合城市绿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