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加剂对混凝土节能性能的影响
在外加剂出现之前,主体建筑工程施工往往会消耗大量的混凝土,导致施工成本大幅提升。随着外加剂应用范围的增加,可以激发出混凝土良好的节能效果,这也是降低混凝土用量的根本所在。因此,外加剂的应用,除了对混凝土应用性能的改善之外,还可以对混凝土的节能效果进行持续性优化。例如,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借助外加剂和混凝土取代物,展示出与混凝土自身相同的要求,而且在该种类型的取代物选择上,经常使用的物质便是矿物残渣,其用量一般会控制在25%~35%。从以往施工经验中可以看出,该方法不仅可以对施工强度进行提升,还能降低混凝土和外加剂的实际应用数量,让施工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混凝土减水剂,这也是外加剂节能效果的体现。

使用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 有以下技术经济效果
(1) 在保持和易性不变,也不减少水泥用量时,可减少拌合水用量5~25%或更多。由于减少拌合水量使水灰比减小,则可使强度提高15~20%,特别是早期强度提高更为显著。
2)在保持原来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可使拌合物的坍落度大幅度提高(可增大100~200mm),使之便于施工也可满足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
(3)若保持强度及和易性不边 可节约水泥10~20%。
(4)由于拌合水量减少,拌合物的 泌水、离析现象得以改善,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因此会使用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提高。
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问题
在某次混凝土拌制工作中,发现将少量减水剂掺入水泥中后,水泥硬结状态发生异常变化,几分钟后,水泥凝固速度突然变快,出现所谓的速凝现象,通过分析终确定了造成异常现象的原因:水泥中的石膏、混合材料以及矿物原料等物质不适应减水剂。鉴于以上情况,从业人员在发现混凝土掺入合格的减水剂后流动性变差或者出现速凝现象时,不能采用强行加水的施工方法,而是应当从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方面入手寻找解决对策,如此方能大程度地保障混凝土成品的质量。在复合使用不同品种外加剂的时候,必须要对其相容性予以高度关注,防止混凝土的性能受到不利影响,比如混凝土发生过度缓凝、假凝或者速凝的现象、达不到要求的塌落度以及导致较差的粘聚性、保水性、流动性等。
因此,在正式使用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外加剂相容性试验,确保其满足相应的要求之后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

武汉磊固实业(多图)-湖北混凝土减水剂由武汉磊固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武汉磊固实业有限公司在混凝土及制品这一领域倾注了诸多的热忱和热情,磊固实业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辉煌。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陈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