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MMA塑料光纤的标准化
随着POF技术的日趋成熟,产品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量不断扩大,人们对PMMA塑料光纤的技术性能及标准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制订出相应的标准,为塑料光纤的产业化打下基础。
ATM论坛于1997年5月通过155Mb/s PMMA塑料光纤和硬塑料包层的标准,标准规定;在传输距离为50米、用155Mbps速率传输时使用POF,在传输距离为100米时,使用硬塑料包层石英光纤。该标准中规定的一种POF是一种芯层和包层材料的折射率差很小的低数值孔径POF。这种POF的带宽特性随光入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全模激励时,传输距离为100m时为20MHz,带宽特性良好。

PMMA塑料光纤国内研究进程
PMMA塑料光纤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1968年美国杜邦公司用聚甲酯为芯材制备出塑料光纤,但光损耗较大。1974年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以PMMA和聚为芯材、以低折射率的氟塑料为包层开发出PMMA塑料光纤,其光损耗为3500dB/km,难以用于通信。
80年代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和大学对低损耗PMMA塑料光纤的制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0年三菱公司以高纯MMA单体聚合PMMA,使塑料光纤损耗下降到100-200dB/km。1983年NTT公司开始用取代PMMA中的H原子,使光损耗可达到20dB/km,并可传输近红外到可见光的光波。
1986年,日本Fujitsu公司以PC为纤芯材料开发出SI型耐热POF,耐热温度可达135摄氏度,衰减达450dB/km。
1990年,日本庆应大学的小池助开发成功折射率渐变型的PMMA塑料光纤,芯材为含氟PMMA、包层为含氟,用界面凝胶技术制造。
该塑料光纤衰减在60db/km以下,光源650-1300nm,100m带宽3GHz,传输速率10Gb/s,超过了GI型石英光纤,并被广泛认为是高速多媒体时代光纤的新型光通信媒介。
1996年,人们纷纷建议以塑料光纤为基础建立极低成本的用户网ATM物理层;1997年,日本NEC公司进行了155Mbit/s的ATM、LAN的试验。
在2000年OFC会议上,日本ASAHI GLASS公司报道了氟化梯度塑料光纤衰减系数在850nm为41dB/km,在1300nm为33dB/km,带宽已达100MHz.km。用这种光纤成功地进行了50m、2.5Gbit/s的高速传输试验和70摄氏度长期热老化试验。实验结论为氟化梯度塑料光纤完满足短距离的通信使用要求。

PMMA塑料光纤产品的主要特点
轻而硬:质量轻,强度好,延展性和韧性好。不开裂,不变形,不脱落,耐久性强。
PMMA塑料光纤产品表面处理丰富多彩:本产品表面处理技术完善,色彩、风格、加工工艺充足。您也可以接受客户定制,随意选择颜色、风格和加工工艺,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PMMA塑料光纤工程施工方便快捷:材料相对较轻,所有产品均刮白漆,可立即粘贴,大大降低了人力和油漆。易于生产加工:锯、刨、锉、安装几乎无废物,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