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来石结晶相来源于两个方面:
(1)制品的粗颗粒原料,选用莫来石(电熔或烧结),并且所选用莫来石杂质很少,蓝晶石的作用,纯度很高。
(2)添加硅线石精矿在高温下转变的莫来石晶相(一次莫来石化)和由于高温下硅线石相变产生的SiO,与制品内的高铝物料再次反应形成的莫来石(二次莫来石化),增加了晶相的含量。
莫来石的大量存在,表明硅线石砖是以结晶相为主,玻璃相效应影响很小。
三石早期的开发应用
三石的开发应用,国外起步较早。在di一次世界da战前,其实三石未被使用,还仅是博物馆的珍品。但在第二次世界da战期间,已在航空发动机和火花塞上使用,还作为新型陶瓷原料。到了20世纪中期,由于发现三石矿物的特殊性质,蓝晶石,欧美一些***已将三石作为特种耐火材料使用。当时主要应用于玻璃和陶资方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在冶金工业领域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三石的消耗量迅速增长。
国内 20世纪60年代(1968年左右),我国三石开发应用开始起步。当时福建莆田忠门将盛产的白云母硅线石片岩,直接切割或加工成各种形状、尺寸的耐火材料,销售省、内外。
70年代末(1978年),蓝晶石特征,上海宝钢建设,促进了我国三石的开发与利用。当时,外方提出使用三石矿物的要求。用量为:硅线石660t,蓝晶石作用,红柱石1725t,蓝晶石365t。
红柱石属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横切面近正方形。集合体呈状,形似菊花,俗称菊花石。灰白、褐或红色,玻璃光泽,硬度为7,密度为3.1~3.2g/cm3。蓝晶石属三斜晶系,晶体常见扁平柱状,蓝或蓝***,玻璃光泽,节理面呈珍珠光泽。在 {100} 晶面上,平行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为4.5,而垂直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则为6.5~7,差异显著,故有二硬石之称。密度为3.56~3.68g/cm3。夕线石属斜方晶系,晶体呈针状,通常呈状和纤维状集合体,灰、褐或灰绿色,玻璃光泽,硬度7,密度3.23~3.25g/cm3。
上述三种矿物的另一个共同特征是,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转变为富铝红柱石和氧化硅的混合物,并发生体积膨胀。如红柱石转化温度为1350~1450℃,体积膨胀率为5%左右;蓝晶石的转化温度为1100~1500℃,体积膨胀率为16%~18%;夕线石的转化温度为1500~1650℃,体积膨胀率为5%~8%。
红柱石、蓝晶石和夕线石的化学分子式均为 Al2SiO2,理论化学成分为 Al2O3 62.92%,SiO2 37.08%。实际产出的上述三种矿物的化学成分见表2-10-1。
正博亚(图)-蓝晶石的作用-蓝晶石由郑州正博亚实业有限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郑州正博亚实业有限公司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非金属矿产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