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测量沉渣厚度,柱桩一般不大于1Ocm,摩擦桩不大于30cm。
清孔主要有抽渣法、吸泥法和换浆法。抽渣法适用于冲击、冲抓成孔的摩擦桩或不稳定地层,终孔后用抽渣筒清孔;吸泥法适用于岩层和密实不易坍塌的土层,换浆法适用于正循环钻机,换浆时间以排出泥浆的含砂率与换入泥浆的含砂率接近为度。
2.水下混凝土的浇筑:采用竖向导管法。在浇筑前,将导管下端下放到距孔底渣O.3~0.5m为宜。混凝土的初存量应保证首批混凝土浇筑后,加强型导管,使导管埋人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Om。中途任何原因中断浇筑时间不得超过30min。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任何时候不得小于1m,一般控制在2~4m。浇筑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1.0m。
采用浇筑导管、灌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1.导管使用前要进行闭水试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导管应居中稳步沉放,不能接触到钢筋笼,临夏导管,以免导管在提升中将钢筋笼提起;
3.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 0.25~0.4m;
4.必须满足shou次灌注剪球后导管端能埋入混凝土中0.88~1.2m,灌注桩金属导管,剪球后向导管内倾倒混凝土宜徐徐进行防止产生高压气囊;
5.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凝土,及时测量混凝十顶面高度和埋管深度,及时提拔拆除导管,使导管埋入混凝士中的深度保持2~6m之间。
6.每根导管的水下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在该导管首批混凝十初凝前完成,否则应掺入缓凝剂(须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灌注桩导管,推迟初凝时间;
7.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8~22cm;
8.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为保证桩的质量,应留比桩顶标高高出0.5~1.0m左右的桩头。

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有:混凝土泵浇筑法、导管法、柔性管法、活底吊箱法、袋石法、倾注法和预填骨料压浆法。其中以混凝土泵浇筑法和导管法较好,其设备和施工比较简单,质量容易保证。
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适用于水深不超过15~25m的情况。导管的直径为25~30cm,每节长1~2m,用橡皮衬垫的法兰盘连接,底部应装设自动开关阀门,顶部装设漏斗。导管的数量与位置,应根据浇筑范围和导管的作用半径来确定。一般作用半径不应大于3m。
灌注桩导管-临夏导管-广饶伟强金属(查看)由广饶伟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灌注桩导管-临夏导管-广饶伟强金属(查看)是广饶伟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刘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