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蚀设备作为半导体设备的中坚力量,有望先完成国产替代。半导体设备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和封测流程,是半导体行业的基础。随着半导体制程的微缩和结构的复杂化,半导体刻蚀设备的种类和技术难度递增。从市场来看,刻蚀机尤其是介质刻蚀机,是我国比较具优势的半导体设备领域,也是国产替代占比较高的重要半导体设备之一。
干法刻蚀有化学反应、物理去除以及化学物理混合去除三种方式,性能各有优劣。其中,物理性 刻蚀,又称离子束溅射刻蚀,原理是使带能粒子在强电场下加速,这些带能粒子通过溅射刻蚀作 用去除未被保护的硅片表面材料,化学性刻蚀,又称等离子体刻蚀,纯化学刻蚀作用中,通过等 离子体产生的自由基和反应原子与硅片表面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刻蚀的效果,可以得到较好 的刻蚀选择性和较高的刻蚀速率。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自行研制和生产了首台计算机,其占用面积大约为100 m2以上,现在的便携式计算机只有书包大小,而将来的计算机可能只与钢笔一样大小或更小。计算机体积的这种迅速缩小而其功能越来越强大就是半导体科技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其功劳主要归结于:(1)半导体芯片集成度的大幅度提高和晶圆制造(Wafer fabrication)中光刻精度的提高,使得芯片的功能日益强大而尺寸反而更小;(2)半导体封装技术的提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印刷线路板上集成电路的密集度,使得电子产品的体积大幅度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