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端盖拆卸方法如下:
1、为避免装配时弄错,拆卸端盖前应在机壳与端盖接缝处做好标记。
2、拆卸滑动轴承端盖前,应先放出润滑脂(油),并将油环提起、绑好。
3、对于滑环或换向器电机,应取出或提起、绑牢电刷,并做好刷架位置标记,注意拆卸时不能碰伤电刷及提升装置。
4、对于负载端装有滚柱轴承的电机,应先拆卸非负载端。
5、一般小型电机只需拆风扇侧的端盖,先拆下端盖上的螺钉,之后将转子、端盖、轴承盖及风扇一起抽出。
6、对于大中型电机,由于转子较重,需拆卸两侧端盖。拆卸两面式端盖时,先松开上盖螺钉,再拧松下盖螺钉,然后揭开上盖,撬开后卸下上瓦,取出油环,拿下下瓦,卸下下盖。为便于装配,拆卸时应标记好负载端及非负载端。
7、拆卸滚动轴承端盖时,应先拆小盖,之后拆除大盖螺钉,卸下大盖。
8、为防止定子、转子相碰损伤,拆下端盖后应在气隙中垫上绝缘纸板。
9、拆下的小零件应存放在的零件箱内,并将每组零件按原样装配在一起,以便于总装配。
电机转子抽出方法取决于转子的结构、重量及修理现场所用的起重设备。
电动机允许起动次数及间隔时间的规定
电动机起动次数及间隔时间的规定
1、正常情况下,鼠笼式电动机允许在冷态情况下,启动两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小于5分钟,热态情况下,允许起动1次;不论是冷态还是热态,电动机起动失败后,均应查找原因,以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次起动。
2、事故情况下(为避免停机,限制负荷或对主设备造成危害),电动机的起动次数不分冷热态,均可连续启动两次;40kW以下的电动机,起动次数不受限制。
3、正常情况下,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次数不宜过频,低油压试验时,起动间隔时间不小于10分钟。
4、事故情况下,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次数及时间间隔不受限制。
5、电动机(包括直流电动机)进行动平衡试验时,起动时间间隔为:
(1). 200kW以下电动机(全部380V电动机,220V直流电动机),时间间隔为0.5小时。
(2). 200-500kW电动机,时间间隔为1小时。
包括:凝结泵、凝升泵、前置泵、岸边补水泵、炉循环泵、#3皮带机、#6皮带机。
(3). 500kW以上电动机,时间间隔为2小时。
包括:电泵、碎煤机、磨煤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吸风机、循环泵、热网循环泵。

电机其他配件的分类大概可以按照电机的组成部分来分
电机其他配件的分类大概可以按照电机的组成部分来分,包括电机外壳,端盖,电机风叶,轴承等部分。
电机外壳一般泛指所有电器电机设备的外部机壳。电机外壳是电机的保护装置,采用硅钢片及其他材质用冲压和拉伸工艺制造。加上表面的防锈和喷塑等工艺处理能很好的保护电机内部设备。主要作用是防尘、防噪、防水。
端盖是安装在电机等机壳后面的一个后盖,主要由盖体,轴承,电刷片组成。一个好的端盖,主要是来自它的心脏——电刷片,它的作用是带动转子的转动。
电机风叶一般处于电机尾部,用作电机的通风冷却之用,主要作用于交流电机尾部,或置于直流、高压电机专门的通风管道之内。防爆电机的风叶一般选用塑料材质。按照材质分类:电机风叶可分三种,即塑料风叶、铸铝风叶、铸铁风叶。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异步机的三相对称绕组共有6个出线端,每相绕组的起端和末端分别用U₁、V₁、W₁和U₂、V₂、W₂表示,通常它们都从机座上的接线盒内引出。三相定子绕组可以连接成星形(Y形)或三角形。其接法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和三相电源电压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