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副是数控车床的重要部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数控机床的刚度、精度和精度保持性。数控车床的导轨必需具有较高的导向精度、高刚度、高耐磨性,机床在高速进给时不振动、低速进给时不爬行等特性。目前数控车床使用的导轨主要有塑料滑动导轨、滚动导轨和静压导轨三种。 数控车床所使用的滑动导轨材料为铸铁对塑料或镶钢对塑料滑动导轨。导轨塑料常用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和环氧型耐磨导轨涂层两类。 关于直线滚动导轨,它的安装形式可以水平、竖直或倾斜,可以两根或多根平行安装,也可以把两根或多根短导轨接长,以适应各种行程和用途的需要。采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可以简化机床导轨部分的设计、制造和装配工作。滚动导轨副安装基面的精度要求不太高,通常只要精铣或精刨。由于直线滚动导轨对误差有均化作用,安装基面的误差不会完全反映到滑座的运动上来;通常滑座的运动误差约为基面误差的1/3。导轨和滑块座与侧基面靠上***台阶后,应先从另一面顶紧然后再固定。 导轨安装步骤: 1.将导轨基准面紧靠机床装配表面的侧基面,对准螺孔,将导轨轻轻地用螺栓予以固定; 2.上紧导轨侧面的顶紧装置,使导轨基准侧面紧紧靠贴床身的侧面; 3.按规定参考值,用力矩扳手拧紧导轨的安装螺钉;从中间开始按交叉顺序向两端拧紧。 滑块座安装步骤如下: 1.将工作台置于滑块座的平面上,并对准安装螺钉孔,轻轻地压紧; 2.拧紧基准侧滑块座侧面的压紧装置,使滑块座基准侧面紧紧靠贴工作台的侧基面; 3.按对角线顺序拧紧基准侧和非基准侧滑块座上各个螺钉。 安装完毕后,检查其全行程内运行是否轻便、灵活,有无打顿、阻滞现象;摩擦阻力在全行程内不应有明显的变化。达到上述要求后,检查工作台的运行直线度、平行度是否符合要求。
数控车床主轴不能启动故障处理
顺序为(1)检查电机是否正常;(2)检查变频器各输入信号是否正常;(3)检查变频器。 检查变频器各控制信号输入的方法为(1)从变频器的FWD、REV、COM端子上拆下信号连接线;(2)输入正转指令,按下系统启动按钮,观察24V直流继电器KA1的指示灯,若指示灯亮说明数控系统工作正常,继电器KA1的线圈驱动电路工作也正常;若示灯不亮,说明故障可能是继电器KA1的线圈驱动电路断路;或者联锁常闭触点接触不良;或者数控系统的PLC出现故障。(3)用万用表Rxl挡测量FWD与COM端子,若不导通,说明故障的原因是继电器KA1常开触点接触不良或FWD与COM之间断路;若导通,则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20V挡测量A11与COM间输出的模拟电压,若电压值为2.5V左右,说明故障的原因不在数控系统,而在变频器;若模拟电压值为零或较低,说明故障的原因在数控系统。
数控车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对于提高车床加工精度、延长车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车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车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 数控车床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 润滑系统中除了因油料消耗,油箱油过少而使润滑系统供油不足外,常见的故障还有油泵失效、供油管路堵塞、分流器工作不正常、漏油严重等。因此,在润滑系统中设置了下述检测装置,用于对润滑泵的工作状态实施监控,避免机床在缺油状态下工作,影响数控车床性能和使用寿命。 1.过载检测在润滑泵的供电回路中使用过载保护元件,并将其热过载触点作为PMC系统的输入信号,一旦润滑泵出现过载,PMC系统即可检测到并加以处理,使机床立即停止运行。 2.油面检测润滑油为消耗品,因此机床工作一段时间后,润滑泵油箱内润滑油会逐渐减少。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及时添加,当油箱内润滑油到达油位,油面检测开关随即动作,并将此信号传送给PMC系统进行处理。 3.压力检测机床采用递进式集中润滑系统,只要系统工作正常,每个润滑点都能保证得到预定的润滑剂。一旦润滑泵本身工作不正常、失效,或者是供油回路中有一处出现供油管路堵塞、漏油等情况,系统中的压力就会显现异常。根据这个特点,设计时在润滑泵出口处安装压力检测开关,并将此开关信号输入PMC系统,在每次润滑泵工作后,检查系统内的压力,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数控车床工作,并产生报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