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国外设施农业发展历程来看,玻璃连栋温室将成为现代化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外智能连栋温室大棚蔬菜工厂化栽培模式已经相当成熟,以番茄为例,其平均产量已经达到70公斤/平米,是目前我国番茄产量的3-5倍。国外智能连栋温室工厂化栽培采用无土栽培、循环式营养液浇灌的方式,在实现了非耕地生产蔬菜的同时,实现了对外界环境零排放。
智能连栋温室建成后需配套引进工厂化生产所需的系统。分为环境监测自动调控、水肥可重复利用一体化自动灌溉等,我们来看一看:
岩棉无土栽培系统以其省力化的操作、水肥利用成为目前世界上的工厂化生产系统之一。目前岩棉栽培槽主体结构,栽培基质选用番茄、黄瓜生产用岩棉基质,与其它基质相比,由于其本身是一种化学惰性基质,质轻、多孔,对化学施肥不产生影响,并且作物根部气相比例高,疏水性较强,还能够将灌溉的肥料和水收集并进行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是无土生产中比较好的基质。
智能连栋温室环境自动监测及调控系统。

连栋温室简单建设连栋薄膜温室的方法
连栋薄膜温室顶部呈拱形,屋顶及四周覆盖薄膜。这种温室具有跨度大、室内空间宽敞、人员设施操作方便等特点,能够达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要求。
连栋薄膜温室主体框架材料采用热镀锌钢管,保障了温室主体的使用寿命,框架采用螺栓连接。温室的覆盖材料不光是薄膜,还被太阳能电池板或中空玻璃包围。给大家分享一下简单建设连栋薄膜温室的方法:
1.工具和材料是根据棚屋的规格制作的。制作竹竿和竹膜。竹柱墙厚,折力强。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普通膜、防雾膜和多功能的膜。直径2~3cm,长度约1m的钢条、锤子、8号铅丝等常用农具。
2.大棚的位置和规格一般在小棚内,长约30m,宽5≤6m,高约2.5m,用皮尺量距,用石灰画出棚位。
3.根据棚体走向,每埋60厘米竹竿,应先确认每根竹竿的位置,并尽可能准确地确认竹竿的左右两侧,防止因误差过大而造成棚体变形变形。洞的深度一般为50厘米。如果土壤较软,可适当增加深。钻完孔后,将竹竿插入每个孔中。左右对应的竹竿用铅丝弯折,高控制在2.5mm。如果用锯子把长竹竿的顶部切断,则会选择一些笔直的竹竿,沿着棚顶的方向固定在棚顶上。为了保障大棚结实,可以沿着大棚的方向再多绑几根竹竿,然后把竹竿依次种在大棚的铁丝轴上作为支撑杆。
4.覆盖:先在大棚两侧的竹竿脚边挖两条15厘米深的沟渠,左右各有一条。将薄膜小心地盖在竹竿架上。把薄膜的边缘埋在沟里,用土捣它。小心不要刮伤胶卷。如果有损坏,用胶带粘住。站在棚子的两头,种上几根竹竿。把胶卷盖上。为门和通风口预留下一个活动窗帘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