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换机LAN的旨定网桥的选择
开始时,所有的网桥都认为自己是LAN的网桥。当网桥接收到具有更低根路径花费的(同一个LAN中)其他网桥发来的BPDU,该网桥就不再宣称自己是旨定网桥。如果在一个LAN中,有两个或多个网桥具有同样的根路径花费,具有很高优先级的网桥被选为旨定网桥。
如果旨定网桥在某个时刻收到了一个LAN上其他网桥因竞争旨定网桥而发来的配置BPDU,该旨定网桥将发送一个回应的配置BPDU,以重新确定旨定网桥。
?以太网交换机有何特点?
以太网交换机里的交换一词很早出现在电话系统,指的是实现两个不同电话机之间话音信号的交换,完成该工作的设备就是电话交换机。交换是一种技术概念,即完成信号由设备入口到出口的转发。因此,只要是和符合该定义的所有设备都可以被称之为交换设备。
以太网交换机的概念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一种交换机设备,以太网是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的结构都是直接与主机相链接的,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也能同时连通多个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这样使得工作效率更加高。
用简单的话说,以太网交换机在需要查找某一台电脑的时候,它的方式是通过查找mac地址,也就是通过你网卡上固有的且也是特别的识别编号来进行查找。
交换机是根据OSI以及RM的第二协议层来进行定义的,因为它只能在OSI以及RM开放体系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工作。第三层同样是对应于OSI以及RM开放体系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来定义的,也就是说这类交换机可以工作在网络层,它比第二层交换机更加上档次,功能更加强。
第二层交换机应用很普遍(主要是价格便宜,功能符合中、小企业实际应用需求),一般应用于小型企业或中型以上企业网络的桌面层次。
第二层交换机依赖于链路层中的信息(如MAC地址)完成不同端口数据间的线速交换,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数据流控制。第三层交换机因为工作于OSI/RM模型的网络层,所以具有路由功能,它是将IP地址信息提供给网络路径选择,并实现不同网段间数据的线速交换。